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即使遇到无力履行判决的情况,也无法逃避偿还义务。遇到判决无法履行的情况,可以与原告进行和解,向法院申请中止执行,缓解一时偿还压力。
方法/步骤
1
判决生效后,败诉方若不如期履行义务进行偿还。胜诉方可以申请法院进入执行程序,法院届时会依法进行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等措施,实现生效裁判确定内容。
2
进入强制执行阶段,败诉方生活会发生巨大改变,资产冻结、出行限制、消费限制等。故如双方当事人希望达成和解的,建议采用执行和解方式与胜诉方达成和解协议,争取稍宽裕的款期限,避免所有的资产被冻结执行。
4
执行前和解指在判决生效后未申请强制执行期间,当事人通过平等协商变更判决所确定的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达成的协议以中止执行程序。最高院《最高人民法院第23批指导性案例》中,对于执行前和解有明确的裁判要点:“执行程序开始前,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一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以已履行和解协议为由提出执行异议的,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审查处理。”
5
综上,故在判决生效后,败诉方若无力偿还,但不想进入执行程序的,建议尝试联系胜诉方采用执行中和解的方式,既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且整个过程都是在法院的监管下完成。当然,也可采用执行前和解这一方式的,但在败诉方未按约履行和解协议约定的义务时,胜诉方仍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最后注意,和解只是缓解履行压力的方式,生效的判决内容是国家确认的法律事实,败诉方必须承担履行义务,无法逃避。
上一篇:焦糖饼干的做法。
下一篇:怎样做杏仁葡萄干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