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14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厌学怎么办?孩子为想学又厌学?

大部分老师在精神上,不断的给学生施加压力,摧毁学生的意志力。就全国而言,大部分学校,从学生进入初中就不断的给学生灌输中考是多么的重要,高考是多么的重要,你要想考一个好大学,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然后你才能有机会上一个好大学。孩子们刚开始也都是精力充沛的,但就像拉紧的弓,时间久了,总会崩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孩子精神上承受不了了,他们要么逆反了而不再愿意上学,要么继续承受着高强度的压力而导致出现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各种各样的严重心理障碍。
工具/原料
1

问题所在

2

解决办法

方法/步骤
1

学习方法死板:苦学、死学。

2

学习与生活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3

知识点相互脱节,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4

个性压抑、沉闷,内心自卑、自尊心敏感脆弱,人格发展不健全。

方法/步骤2 想想我们老师当今的教学方法?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行为上,
1

进行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写不完的作业;

2

倡导苦学,恨不得让学生不吃不喝,一天能挤出25个小时来学习。

3

大部分老师在精神上,不断的给学生施加压力,摧毁学生的意志力。就全国而言,大部分学校,从学生进入初中就不断的给学生灌输中考是多么的重要,高考是多么的重要,你要想考一个好大学,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然后你才能有机会上一个好大学。孩子们刚开始也都是精力充沛的,但就像拉紧的弓,时间久了,总会崩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孩子精神上承受不了了,他们要么逆反了而不再愿意上学,要么继续承受着高强度的压力而导致出现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各种各样的严重心理障碍。  让人痛苦的事情任何人都会本能的拒绝,学习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苦学、死学,让学生感受到的只是累、痛苦、压抑等负面感受,时间久了孩子要么苦苦挣扎要么逃避开来!慧欣就是感觉自己内心实在承受不了了,而不再愿意去学校。

方法/步骤3 学习与生活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人用拳头打我,从理论上说,那个人给我施加的力的大小与我对他的反作用力是相等的,但为什么我感觉到很疼痛,而他却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呢?

2

书本上说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飞尘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吸引力。如地球对地面附近的物体的引力,使得吊灯把悬绳拉紧、台灯压着桌面。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地球吸引月亮的力,使月亮绕着地球转动而不会跑掉,那为什么人和人之间感受不到相互吸引力?为什么一个细小的纸片也不能被一座大厦吸引过去?  教育本应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而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打击孩子的求知欲。探究知识的运用竟然变成了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那什么是学习?没有探究欲的学生怎么会好好学习并快乐学习?说得不客气点,现在的教育就是厌学教育。

3

学校教学以升学考试为指导。只讲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知识如何运用,如何学以致用,这些本应该是学习最核心的东西,对不起,因为考试不考,所以老师不教,只凭学生自己领悟去吧!  慧欣在心理咨询中说道,虽然自己考试成绩很好,但一到具体分析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了。她刚开始对课本知识的运用也有自我的探究和疑问,这本身很好的事情,但老师都以考试又不考这些,不用掌握这些为由而拒绝回答,并指责她这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我接待的很多孩子也曾提出相应的问题,但老师这种态度让他们很受打击,感觉学习对实际没什么用,极大的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

方法/步骤4 知识点相互脱节,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1

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拿来运用的,而综合的理解掌握知识,才能在运用的时候更好的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我接待的很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一个一个零散的知识点,相互之间是脱节的,没有一个整体的结构,这让他们在解综合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更不用说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了。  比如说函数,在初中和高中都占有重要的比例,对于函数基本公式推导出来的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最值等结论,很多学生都能记得,但具体的推导过程却很多人不知道,实际上他的推导过程就是初中知识中的配平方公式。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一元二次方式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基本公式是一样的,判定一元二次方式有没有解的△值与求函数的最值也很相似,但很少有学生能弄清楚函数和方式的关系。在他们的学习中二者是割裂的,实际上一元二次方程只是求一元二次函数取值为0时定义域的取值。推而广之,所有的方程都只是求函数取某值的定义域取值而已。  再比如,文科学习,很多老师强调文科的学习只是背诵,记住了,考试才能答出题。实际上这是大错特错。文科和理科一样,关键是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网络知识结构。而且无论文科还是理科,不但是学科内可以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学科间也可以形成网络知识结构。以文科为例,历史学科在教材上分中国史和世界史,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是分开讲的,学过以后,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二者是割裂的印象,说不出中国史中某个朝代对应的世界史是什么具体情况。历史、地理、和政治,本也是紧密相连的,历史的发展必定有一定的地理环境作为载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必定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学科分开来讲,老师不会给我们讲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如果我们自己把三者融合不起来,很难真正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学科知识,遇到综合类的试题就不会解答了,更不用说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社会现象和作出合理规划等具体运用了。

2

为什么美国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中国物价上涨?而中国实行相应的货币政策,却对美国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3

美国地理环境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关系有什么影响?  很多学生对于这个的问题感觉无从下手,实际上这只是书本知识的综合运用罢了!

方法/步骤5 个性压抑、沉闷,内心自卑、自尊心敏感脆弱,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这种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辨别不了事实的真相,也不知道学习到底该如果做,他们会接受老师的这种观点,一切为学习让路,没有了玩耍的时间,没有了与父母同学交往的时间(虽然他们几乎天天和父母、同学们在一起,但很少有深入的沟通),也没有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时间。  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一味地为学习成绩拼搏努力,为分数而与同学激烈竞争,虽然学习很好,但感觉很累很累,或者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效率已经很低,很多知识记不住,总是遗忘,而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保持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他们不是想着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而是施加更大的学习强度,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学习效率的下降。此时,他们已经不敢做出新的尝试了,他们会认为那样风险太大,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坚持不下去不再去学校。  学习知识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考试分数只是检验自己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而已,而现在的教学,手段已经目的化,学习仅仅为了一个分数,为了有一个好的分数,大家拼命的努力,拼命的竞争,牺牲了玩耍的时间,舍弃了综合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制造出一批又一批内心自卑,焦虑、抑郁的失败者。个性发展的不健全,反过来又会影响学习的心态和学习的方法,导致学习结果不理想,而相互一种恶性循环,让很多学生越陷越深。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