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18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天道酬勤——法考备考时间规划

今年刚刚以414的分数通过了法考。希望我的经验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人大法学院高手如云,我自身课业成绩一般,仅仅处在中游水平,在准备法考前对该考试也并无了解,自己专业课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所以说,法考于我而言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方法/步骤
1

法考还是有一定窍门的,各人有各人的方法。首选要抓住法考的脉搏,它要考查的是考生知识面的广度而不是知识面的深度。有这样一个认识,看书的时候就可做到有的放矢。还有制定的目标宜低不宜高,只要求一次性通过,不追求高分,抓住讲义上80%的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就行了,剩下的20%的难点匆匆扫一眼,能记住多少就记多少,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2

我的备考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月到6月;第二阶段7月到8月中;第三阶段8月中到考试前。 首先,第一阶段,我是从三月份跟着来胜开始了法考的准备。自三月份到六月份,来胜每周末都有课程。我每次去上课,课后会稍加巩固复习,做点真题,但因为学校还有课程以及自己觉得时间还算充裕,所以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司法考上。 第二阶段,我在六月末结束了学校的期末考试,回家待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回到学校备考。这一期间,我主要是在学习三国、理论、商经等所谓的“背多分”的科目。在这一时间段里,我几乎没有看刑民二法,这也得益于前期在来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有自信,可以在最后的三周内,完成这两门分值比重最大的科目。我这一时期的每天基本可以保证十二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已经进入了比较紧张的复习状态。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到八月中后期,已经完全完成了所有科目的一轮复习,我说的是一轮而不是一遍,是说我对所有科目都有了比较细致的掌握,指知道了重点考点难点,接着就是冲刺背诵了。这一时间段里,我每天基本就是背诵还有做真题,大部分时间花在背诵上面,我给自己的目标是背完三轮。大概用了三周的时间,每天的学习小时大概在十五六个小时左右。在这一阶段,要有舍弃的背诵记忆,掌握的好的,扫一眼就可以放过了,掌握得不好的,则要用心记忆。

3

1.有坚定的信念,到了中后期是最容易放弃的阶段,法考作为中国第一大考,难度其实没有想象那么大,只是考点覆盖面广,超出正常人承受范围内,很多时候复习会不到位,但不要灰心,不放弃坚持考完已成功一大半。 2.个科目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规律,相信来胜的老师,相信自己。 3.逸结合,抽空做运动,放松心情。 4.法考是个抗遗忘的过程,需要反复记忆,反复再反复。唯一方法。

4

•刑法:很有趣,总则理论多,有学术争议,每种争议要了解,司考卷四会考不同学说不同理论。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比较复杂,比较不好理解,这都是正常现象。刑法是一个你花了很大力气可能也不会有很高分数的学科,基础较差的,建议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刑法上。但因为其分值实在庞大,所以基本的复习和掌握还是必要的。 •民法:容易上手,知识点繁杂,不容易成体系。民法逻辑是围绕权利义务关系而展开的,做题时,民事关系较为复杂,需要厘清才好区分案件性质。同样分值庞大,但曹兴明老师一般只会将考点,相当于精简了教材,加上大部分人比较熟悉,所以掌握起来没有那么痛苦,理解多余记忆。 •行政法:看似大老虎、其实是猫咪。行政法是老百姓与官员的桥梁。一开始各部门各级别的确容易混,因为中央离基层太远,没概念。行政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结合,背诵少不了但是背了不一定会做题,最重要还是理解行政行为的性质。吴鹏老师的教材很精简,还有类似“狗咬狗”这种通俗易懂的概括,跟着吴老师,反复听他的视频,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也不是什么问题。 •民诉:纯粹诉讼法,比刑诉背起来容易。就是记忆,多背!!! •刑诉:内容忒多,细节巨多,非常崩溃的一个学科,要有耐心,我刑诉真的是背了太多遍,但还是会有遗忘的考点。只要能得到一个大概满意的分数即可,刑诉实在背不过的,可以只挑重点,然后将重心转移到其他“背多分”的学科上。 •商经:内容不难,公司法非常重要,分值很大。经济法内容太碎,建议只抓重点背诵。 •三国:内容不难,但是繁杂,不容易成体系。三国分为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因为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三国的基础还好,所以感觉没有那么困难。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 •理论法:只有宪法较难记忆,其他的还好,内容很多,死记硬背的多,口诀很重要。考试的时候是政治正确的答案一般都选。对于政治基础较好的同学理解起来可能更为容易。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