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音质有三个指标:采样频率、采样精度、编码位速率
通常一首MP3可以这么表示:44100Hz(采样频率,每秒采样44100次)、16bit(采样精度,表示可以用2的16次方=65536种数据来区分一个音符)、128kbps(编码位速率,每秒钟文件的大小是128kbit=16KB,通常CD的位速率是1411kbps,也就是说MP3在编码的时候省略了很多内容,这样才减小了体积,所以音质不如CD好)。这三个指标越高,则音质越好
比特率又称为kbps 即 位速 数值越高,音乐越好从1到320kbps 之间 一般的mp3是128kbps, 部分为192kbps ,最好的当然是320kbps44100Hz 320kbps的mp3一般一首歌10m 音质就很好了 44100Hzkhz 128kbps的歌曲一般3到4m 通常我们下载的都是这个比特率的歌曲 kbps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cbr(固定码率)与vbr(可变码率),都是在这方面做的文章,不过事情总不是绝对的,从音频方面来说,码率越高,被压缩的比例越小,音质损失越小,与音源的音质越接近。
采样频率 sampling frequency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率,常用的表示符号是 fs。采样频率越高,获得的声音文件质量越好,占用磁(光)盘的空间也就越大它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或者叫作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通俗的讲采样频率是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是描述声音文件的音质、音调,衡量声卡、声音文件的质量标准。采样频率越高,即采样的间隔时间越短,则在单位时间内计算机得到的声音样本数据就越多,对声音波形的表示也越精确。当前声卡常用的采样频率一般为44.1KHz(每秒采集声音样本44.1千次)11KHz、22KHz、和48KHz。11KHz的采样率获得的声音称为电话音质,基本上能让你分辨出通话人的声音;22KHz称为广播音质;44.1KHz称为CD音质。一首CD音质的歌曲会占去45M左右的盘空间。
采样精度 声音样本大小bit/s表示 位数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高。 采样精度决定了记录声音的动态范围,它以位(Bit)为单位,比如8位、16位。8位可以把声波分成256级,16位可以把同样的波分成65,536级的信号。它反映度量声音波形幅度的精度。例如,每个声音样本用16位(2字节)表示,测得的声音样本值是在0~65535的范围里,它的精度就是输入信号的1/65536。样本位数的大小影响到声音的质量,位数越多,声音的质量越高,而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多;位数越少,声音的质量越低,需要的存储空间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