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问题,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如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我国医改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健康,也一直是我国医改工作的工作重心。那么要怎样才能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呢?
工具/原料
1
政策
2
经费
3
人才
方法/步骤
1
做好财政经费保障。投入更多资金,建立专项经费补偿机制,实行经费定向补助,安排好公共服务经费机,落实各项其他补偿机制,做好后勤经费的保障工作,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各种人才并留得住人才。如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定向培养各种医务人才,采取相关措施吸引高学历、高资历、专业型强的专家和人才加入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等。
3
实行各种有效机制。如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对口帮扶机制等。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专门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长效的对口帮扶机制,利用多方资源,加大对偏远地区的帮扶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诊治水平,体现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原则。
4
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队伍的素质培养。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引导机构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5
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社区医生模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沟通和交流,推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模式。
6
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系统的网络建设,建立分级、转诊医疗的多种服务机制,确保小病不懒、大病不误,切实保障群众的医疗权利。
注意事项
以上观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上一篇:儿童用药三误区
下一篇:胸痛怎么办-让胸痛瞬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