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裸眼视力1.0,就是正常眼。 正常眼大多有 1.0 或以上的裸眼,但裸视 1.0 不一定是正常眼,可以是远视、近视、散光,甚或是青光眼等眼疾。
误区2:裸眼视力不良,达不到 0.9 或 0.8, 就是“近视” 视力不良并不等于近视,必须由眼科医师详细检查,才能得知病情。同样地,并非需戴眼镜才算有近视;有戴眼镜者,也不表示就是近视,有可能是为了矫正远视。就光学定义而言,经散瞳检查,眼球有近视度数,才算是近视。 一般而言,正常视力介于0.9~2.0。故视力检查就以裸视(不戴眼镜)看不到 0.9 做为视力不良的依据,但是“视力不良”并不等同“近视”。因为视力不良的原因可能是远视、近视、散光、弱视,或是其他眼球组织的病变,绝不能简单以“近视”做解释。
误区3:裸眼视力2.0,所以是远视。 任何裸视,均可能是远视眼。远视的定义并非指视力很好,或可以看很远,更不等于“老花”。“远视”乃是光线进入眼睛,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方能看清远物与近物。而“老花眼”是随著年纪的增加,使水晶体的调节能力减少,近的东西看不清楚。
误区4:轻度近视就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并不是指度数轻的近视,也不是已经近视但还不用戴眼镜之谓。假性近视主要是因长时间近距离读书、上网或看电视,使睫状肌过度收缩无法放鬆的状况,造成眼球水晶体的屈折力加强,而引起“近视”的状态,此时做验光检查会呈现“近视”的假象;但若经过适当休息,或点了睫状肌松弛剂散瞳后验光,受测者视力恢复正常,屈光状态回復成正视眼(有时甚至会变成远视),则称之为“假性近视”。 但当小朋友经过散瞳后再验光,仍出现近视度数,不管度数只有50度、甚或25度,也是不折不扣的「真性近视」。虽然假性近视为暂时性的近视状态,但其有时可能是真正轴性近视的前兆(眼球开始拉长),不可掉以轻心。
误区5:近视是遗传而来的。 近视原因一般认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都有关,我们可以说,容不容易近视的体质可能与遗传有关。在华人地区,近视还是由于视觉环境不良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所造成。而这些环境因素中,以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为最重要之因素,而这其中,又以看书、写功课、看漫画、打电脑、玩电动、看电视、缺少到户外活动为最主要引起近视的因素。
误区6:接受医师嘱咐点眼药,就能把近视度数治好 真的“假性近视”或许可以点眼药治疗,但近视是眼球前后径轴长不正常的增长所产生,点强效睫状肌麻痺剂眼药水是目前唯一被证实能控制近视之进行的方法,但不能缩短眼轴。因近视是眼轴不正常地增长,一旦确认为(真性)近视,点药水最多也只是维持原有度数,让度数不再向上攀升,而无法使变长的眼轴缩为原状,恢復正常。反之,若确认其为“假性近视”,经专业眼科医师给予短效或弱的睫状肌麻痺剂点眼治疗使用一段时间,让过度用力的睫状肌获得放松,大抵能够舒解症状;但真正近视了,则可能需要用强效且长效的“阿托品”,才可望阻止近视度数的急速攀升。 总之,点眼药水不用戴眼镜,绝不等同是“假性近视”。因为若近视度数轻微且未对生活造成影响时,医师会建议家长不用急著为小朋友配戴眼镜,而以点药水的方式,控制小朋友的度数增加。 “戴近视眼镜”和“点眼药水”是可以併用并行的。前者让小朋友看远看得清,后者希望近视度数不要加深得太快,二者是不相违背的。
误区7:近视手术后,近视眼就会治好 角膜开刀或作雷射,只是改变角膜屈折力,让平行光线可以聚焦在网膜上。但眼球本身因眼球不正常增长所引起的组织变化是不会好转的。因近视无法根本治疗,拉长的眼球无法缩回,变性的眼球组织也无法复原。虽然手术可以让近视度数减少,甚至消除,但对视网膜没有任何的影响,视网膜退化等问题仍一样存在。因此,一定要避免过早发生近视或预防近视的加深。
误区8:何谓高度近视? 超过 600度的近视即属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有先天及后天二种,后天性的近视和用眼的行为有关,增加休息或可减缓其加深的速度。高度近视会对眼睛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如玻璃体混浊、巩膜视网膜变薄、周边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剥离、青光眼、白内障、黄斑部退化、黄斑部出血等,这些高度近视所引起的眼睛问题,不会随著手术后近视度数的消失而解决。
误区10:幼童不会有远视。 两、三岁以下的幼儿,几乎都是远视眼。
误区11:视力不良就是弱视。 弱视的定义并不单指视力弱或不良。医学上的弱视诊断,应有造成弱视的原因,视力无法以光学镜片矫正到正常标準,而使得眼球组织本身却没有病变者。
误区12:弱视戴上眼镜时,视力仍不好,则不必戴了。 弱视意谓视力没发育完全,戴上矫正度数的眼镜,视力才会慢慢开始进步。小时不戴,长大后才想要矫治,视力却已不会进步,则将后悔而遗憾终身。
误区13:电视看太多,会引起弱视。 电视看太多会引起眼睛疲劳(即所谓视神经衰弱),和视力不良,但不叫弱视。
误区14:歪著头看东西,就是斜视。 斜视的定义,不是斜眼看东西。有些斜视病童会歪头看东西,但歪头可以是神经麻痺、上下斜视、眼振、或散光等,也有可能祇是姿势不良。斜视定义是指二眼的视线并不同时落在想要看目标物上。
误区15:小孩斜视,长大自然会好,所以不必看眼科医师。 内斜视常形成弱视,若不及早矫治弱视,长大后,斜视或许可以好转,但弱视就没机会改善了。请记住:五、六岁是治疗斜视性弱视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