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14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教研员怎么讲解关于步行骑车的速度中考应用题

应用题在中考中是必考的内容,我们的学生表面存在的问题得分不高.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如果讲这样的题才能提高全班的平均得分呢?  我们举下面题为例,一步一步讲我们是如何通过问题将思维构建起来,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如何解.从而达到会一道懂一片教学分析思考的.  题目如下:  小明到离家2.8千米的学校参加文艺汇演,骑自行车到学校比他步行到学校用时少30分钟,且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小明步行的速度(单位:米/分)是多少?  我们的教学思路是通过提三到五个问题,将他人的填表格的思路转化为步步递进的问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实现本题的解题,并通过学会此题解题,自己拿到题后独立提出问题,理解是题意.
工具/原料
1

某一道中考应用题

2

教与学中教为先

方法/步骤
1

第一个问题:请你独立读读题,看看本题说了些什么?可以尝试用笔画一画,写一写.然后将你的答案告诉老师同学.预设学生的答案为:有些同学列出了方程,这不是我们要的.还有一些同学说卡住了不理解.这些正是我们要帮助的.是我们要利用的正场生成的问题.

2

第二个问题:现在有些同学说不太理解题意,下面我们一步一步来回答下列问题,试观察老师是怎么分析的(过渡语).  小明要做什么事?做这件事有哪几个方式?  预期回答:小明到离家2.8千米的学校参加文艺汇演  有骑自行车到学校,及步行到学校两种方式.

3

第三个问题:小明分别用两种方式到学校,从数量关系来这两种方式有什么相同点?预期回答:相同点都是行程为2.8千米

4

第四个问题:小明分别用两种方式到学校,从数量关系来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点?预期回答:骑自行车花时间少,速度快.追问:少多少,有多快?   骑自行车到学校比他步行到学校用时少30分钟,且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

5

第五个问题:通过上面的回答,我们将题目理解了,我们可以用笔在纸上画出来,请看黑板,老师的结果,你的也是这样么?(以上是过渡性语言,不是问题)  条件弄清了,本题要求什么?预期回答:求小明步行的速度(单位:米/分)是多少?

6

第六个问题:按照我们的经验,求求小明步行的速度转化为列方程求未知数,其中列方程就是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一个方程(过渡性语言)  本题中有哪一些已知数量呢?请在题目上画出来,并跟我们说一说:  2.8千米,30分钟,4倍,小明步行的速度x米/分钟  还有哪一些未知量呢?      还有小明的骑车速度为x米/分钟

7

第七个问题:这些量有什么关系(1)小明的行路速度*行路时间=2800(2)小明的骑车速度*骑车时间=2800   小明的骑车速度*(行路时间+40)=2800转化为:行路时间=2800/x    行路时间=2800/(4x)-40转化为:2800/x=2800/(4x)-40谁还有不同思路

8

谁还有不同的分析方法?请你一步一步给我们讲讲思路总结本题的分析问题及解题步骤为:独立思考分析道应用题时,不要急,问自己问题一至问题七.整理一下如下:说了什么事?完成这些事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有什么相同点?这些方式有什么不同点?本题要求什么?本题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你计划用哪一个量将它们用"="连结起来?为什么!你会了么!

注意事项
1

我们还有很多好的经验,欢迎点赞提问,有问必复哦.

2

教答案不如教分析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