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1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饮食中,要注意糖分对身体的潜在危害

许多人认为只有糖尿病人才需要注意日常饮食中的糖分,其实不然,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意中摄入的糖分,可能远远比我们以前闻之色变的盐、味精等调味料更加过量,而其对身体产生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几种调味料过度摄入对身体的危害对比
1

盐:一、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肾脏是排泄体内废物的重要器官,人们若长期食盐过多,肾脏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排盐,以求降至正常。如果肾脏无法排至正常,则会形成体内食盐滞留。而每滞留1克食盐,就需潴留111.1克水作为载体(这就是人们吃咸菜后多喝水的原因),配成“生理盐水”储存在人体各组织中,形成生理性水肿,使血压升高。对于肾功能欠佳或患肾炎的人,则会因超负荷地排泄而累及肾脏,加重病情。而对于中老年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因长年受多余“生理盐水”对血管的高压作用而形成高血压病。 二、孕妇食盐过多,可引起血青症。血青症的发生,是由于大量的盐水在人体内把持较多水分的缘故。但是,孕妇如果食盐太少,便有痛性痉挛发生,孕妇全身抽搐十分痛苦。 三、食盐过多诱发儿童多种疾病。食盐过多,不仅可导致儿童血压增高,引起水肿,还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首先,食盐过多会使得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更利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将上呼吸道正常的寄生菌群杀死,从而导致菌群失调,导致发病;再次,食盐过多可以抑制粘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这些因素都会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儿童的免疫能力本身比成人低,又容易受凉,因而,各种细菌、病毒会乘机而入,从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另外,食盐过多,可直接影响儿童体内对锌、钾元素的吸收,导致儿童缺锌和钾。 四、糖尿病人食盐过多可引起血糖升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人在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同时,也要限制食盐摄入。因为食盐进入人体后,可激活体内淀粉酶的活性,加速淀粉的消化,提高小肠对葡萄糖的再次吸收,从而造成进食后血糖升高。 五、食盐过多可诱发胃癌。胃癌的发病乃多种因素综合所致,但长期食盐过多也是诱发胃癌的原因之一。原因是食盐会剌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造成胃黏膜发炎、肿胀、溃疡、出血、萎缩,容易发生癌变。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是相当高的。 六、食盐过多易患感冒。食盐过多,会使体内氯化钠浓度过高,而钠离子的增高可抑制呼吸道细胞的免疫能力,使感冒病毒很容易通过失去屏障作用的细胞而侵入人体,引起感冒。食盐过多,还会使口腔内唾液减少,导致口腔内的溶菌酶相应减少,从而使口腔成了病毒生长繁殖的温床,感冒病毒在口腔内、咽喉部便容易存活并入侵。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日常多吃盐的人易感冒。 七、食盐过多易患白内障。澳大利亚医学专家研究发现,食盐摄入量过多与较低者相比,前者罹患“后部次囊状白内障”(PSC)的危险是后者的2倍。PSC是一种可能导致失明的白内障。他们指出,其他多项人体试验和动物试验也证实食盐摄入过多和白内障的关联性。 八、食盐过多可缩短人的寿命。日本一位医学专家发现,尿中的含盐量与人的平均寿命有极密切的关系。他曾采集并分析了7个县各100名男女(50-54岁)1天的尿液,认为1天的摄取食盐量每增加1克,这个县的人平均寿命便缩短约半年。

2

味精:        鲜味的发现和味精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烹饪习惯,特别看重食物的鲜美的中国人尤其喜欢用味精。但是有人却对这种“人造鲜味”心有疑虑。1968年4月,有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说在吃了放味精的中餐后一段时间内会感到颈部麻木,由此引起了人们对味精是否会有害健康的关注,甚至还发明了一种说法叫“中餐综合征”。于是,关于味精是否安全的问题一时间引起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关注,对味精安全性的研究也在各国及国际权威机构开展。       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权威机构对味精安全性的验证结论:  1958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将谷氨酸钠列为“一般认为安全”(GRAS)的成分。这是美国可能给予食品成分的最为安全的类别,同一类别的还有辣椒、糖、醋和泡打粉等。:  1960年,味精作为食品添加剂通过日本厚生省制定的《食品卫生法》。  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JECFA)在荷兰海牙召开会议,会议发布声明:确认味精每人可接受摄取量(ADI)为“无规定”的级别,供国际标准用途。这是JECFA给予食品添加剂的最好分类。味精摄入量不仅不要限制,就连十二周以内的婴儿,食用味精后都可以自然代谢。  1992年,美国医学会联合会科学事务局签发决定,支持味精的安全性。  1995年8月,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FASEB),一家先进的独立科学机构,接受FDA委托进行综合评估后签发报告,再次确认味精的安全性。  1991年欧洲共同体食品科学委员会确认味精为“无ADI规定”的级别。  那么中国呢?国家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表A.3《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名单》中,谷氨酸钠作为“增味剂”列入表中,序号14。没有添加量的限制。  各个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权威机构都得出结论:味精是最安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3

糖:体摄糖过多容易导致多种疾病:1.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人体摄人糖后,在体内分解产生热量的同时,其产生的代谢产物需要维生素B族参与,最后排出体外。长期过量食糖,会使体内维生素B族因消耗过多而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缺乏,会引起脚气病、神经炎、浮肿等。2.导致骨骼脱钙:大量吃糖,会过多地消耗体内的钙,造成骨骼脱钙,导致骨质疏松,并易发生骨折。3.引起高血压、导致肥胖:体内摄入过多的糖,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促使血管紧张度增加,引发高血压;血液中高胰岛素水平也会增加肾脏重吸收钠和水,引起水钠滞留体内,血容量增加而产生高血压。同时,体内剩余无法消耗的糖会转化为脂肪贮藏在体内,造成肥胖,而肥胖又是众多疾病之源。另外,吃糖容易引起情绪兴奋,会诱使人产生过度兴奋、无名烦恼等情绪。因此,嗜好吃甜食的人要注意了,为了您的健康着想,请将这个习惯改一改吧。患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的病人,最好少吃糖

结论
1

从上述描述来看,很多人谈之色变的味精反而是几样调味品里最安全的,国内的监管机构对其的摄入标准不设上限,其原因是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摄入人体后不会与人体内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也不会残留,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谷氨酸钠会100%排出人体,因此其是最安全的。        盐和糖过度摄入都会对人体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但是糖分还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肥胖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疾病,其已成为现代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威胁之一,且糖分比盐摄入途径更多,我们是水稻种植大国,大米是主食,大米中的淀粉富含糖分,古代和近代农耕文明的老百姓摄入脂肪和蛋白质的渠道较少,身体能量全靠淀粉中的白糖提供,现在物质丰富,生活幸福,很多人在摄入大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同时,还吃过量米饭,导致身体糖分水平较高,容易诱发糖尿病、心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一系列疾病。

2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重视糖分的过分摄入,我国的特殊农业生产结构和烹饪习惯,注定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摄入的糖分,可能远远比我们以前闻之色变的盐、味精等调味料更加过量,而其对身体产生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