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27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比较两种不同的理财观念得到人生快乐

这里列举的是,理事圆融的佛教理财观、世界最出名能够赚钱的民族犹太人的理财观。通过学习、比较一下,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收获。佛教认为人生应该行善业,解脱烦恼,得到最大的涅槃快乐。不同的人对待钱财的观点是不同的,追求的快乐目标不同而有差别,富人怎么对待、穷人怎么对待、有贪心重的人怎么对待、嗔恨心重的人怎么对待、学道人怎么对待等等。犹太人爱钱,珍惜钱,哪怕是只有一个硬币,学会节俭,钱用在刀刃上,发挥钱的最大效率,把钱用到最有价值的方面;学会记账;不被欲望蒙蔽。
方法/步骤
1

不同的人对待钱财的观点是不同的,追求的快乐目标不同而有差别。理财,如何发财呢?佛陀一直如我们的祖先一样强调生财有道,他在《杂阿含经》中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种植业、零售与贸易、畜牧业、资本运营、房屋租赁及房地产开发、轻工制造业,这六种资生事业,都可以合理合法的赚取应得的利益,都是佛陀认可的经济营生。

2

其它不法勾当只能敬谢不敏,如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藉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放高利贷等。

3

进一步认识到世间财物,本为五家所共有:国王、盗贼、水、火、不孝子。表面看来,你名下的存款,你柜里的黄金都是你的,而且,也的确是你绞尽脑汁得来的,而究其本质,却是天下之公器。追求大道是人生的最大目标,终极目的。

4

佛陀在《杂阿含经》里面用一首偈语说:「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意思是说:假如你每年有十万元的收入,1、你应该拿出四万元来经营事业;2、两万元作为家庭生活所需;3、两万元储蓄以应不时之需;4、剩余之两万元用以布施,回馈社会,救济贫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我们今天所谓的中产阶级。

5

在《大宝积经》中,佛陀以波斯匿王为例,更告诉我们理财成功以后的财富处理方法。对于富有到不须为生活计算的大富大贵之人,他处理的方法是分作三份,三分之一用来供养宗教,三分之一用来救济贫穷,三分之一用来奉献给国家作为资源。我们可见今天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巴菲特以及华人首富李嘉诚等人的巨额捐赠,基本契合此法,已是理财的上高境界了,千金散尽,聚散皆空,取之有道,施之有法。

6

现代人的理财观。理财很重要,应该从孩子教起,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提出,现代父母应该教育孩子3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这些能力背后最重要的思维,也就是为自己负责,自力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这三大财富能力,才是留给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对于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可从3、4岁就开始,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零用钱,让他认识钱的多寡与物质的关系。平时做与钱有关的游戏,如猜价格,如果谁猜对了,就交给他相应价格的钱,到最后看谁的钱最多,谁就赢了。

7

学会节俭,乐于施舍,发挥钱的最大效率,把钱用到最有价值的方面。

8

学会记账,便于回忆、管理;

9

不被欲望蒙蔽,不奢侈、克制欲望,应帮助孩子学习处理欲望。一是最重要的精神应该对自己的欲望负责,再就是学习延迟欲望,得到更大的快乐。“在有限的状况下,不妨让他顺着自己的欲望乱买东西,让他承受没有节制的后果。”

10

中国人有句俗谚:富不过三代。然而,观察全球知名的犹太家族,却不乏富有200、300年的事实,主要归功于犹太人的金钱观与财富教育。除了致力于子女财富教育,犹太人还充分运用他们最擅长的“契约”,用信托来管理遗产,以信托方式照顾自己的亲人、族人。信托就是犹太人的“大算盘”,通过信托详尽的规范,越优秀的子弟,可以得到越多的资源。例如家族后代进入大学,可以领到若干资金;娶妻生子、创业,又可以领到若干资金。反之,败家子就拿不到钱,因此一份庞大的家产,不容易被一个不肖子孙散尽,可以留给以后更有出息的子孙使用。 取长补短。

注意事项
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帮助就会心一笑。

2

没有对你帮助就如白驹过隙。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