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水果
蛋、肉
◆疼痛。这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俗说心口痛。疼痛的程度、性质:剧痛、隐痛、刺痛、绞痛、持续痛、间断痛等。
◆恶心呕吐。也常见,特别是恶心。 ◆腹胀。心口或腹部感觉撑胀、难受,有的描述自拍彭彭响,轻点的说闷,吃了东西搁着不下。这症状也常见,特别是中老年,胃肠功能减退最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
◆烧心、吐酸水。也常见,总感觉心口热、灼热,有的伴有反酸、吐酸水。 ◆食欲改变。不知味,不想吃。 ◆口味变化。口淡无味,或口苦,或口酸。
◆打嗝嗳气。多跟情绪有关,或者因吵架、压力过大等导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症状。 ◆大便异常。稀软便,大便干结,次数多,次数少,脓血便,便秘,水样便等等。
特别是日常饮食要注意:饮食有规律,定时进食(一日三餐有固定的时间),定量进食(每次进食大致定量,不暴饮暴食),进食的“多与少”(多吃易消化的、松软食物;少吃辛辣的、刺激的、坚硬的、不易消化的、过热、过凉、过甜、过咸的食物),减少不良刺激。俗言:胃病靠养,吃药为辅。
粮食类:如大米、玉米、小米、高粱、糯米、小麦、大麦、黄豆、蚕豆、薏苡仁、莲子、荞麦等; 肉类:如猪肉、猪肚、牛肉、牛肚、鸡肉、鸭肉、兔肉; 蛋类:如鹌鹑蛋、鹅蛋、鸡蛋等;水产品类如草鱼、鲫鱼、鳝鱼、黄花鱼、带鱼等;
蔬菜类:如西红柿、红萝卜、白萝卜、生姜、大蒜、韭菜、山药、大头菜、芫荽、莲藕、南瓜、香菇、芋头、扁豆、蘑菇、木耳等; 水果类:如苹果、香蕉、荔枝、橙子、山楂、木瓜、桃子、甘蔗、石榴、大枣等。
调节脾胃,常按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操作方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最后一点,脾胃是健康之本,养护脾胃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