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55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食物相克”?

“食物相克”的说法来自于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该理论认为食物和药物是相通的。药物之间会有“相克反应”,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会导致身体休克、死亡,所以食物和食物之间也应该有“相克反应”,会给身体带来不适。古时候,科学知识不成熟,民间智慧多是普通人的臆想和经验总结,古代医书就是民间经验的摘录。在物质短缺,经济落后的时代,经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掉进相同的坑,但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安全的方法。
方法/步骤
1

1、对中医理论的盲目信任。“食物相克”本质上是来自中医理论的,中国人对中医理论的信任是几千年积累而来,根深蒂固,中医衍生而来的“食物相克”自然也容易被人广为接受。

2

2、把因饮食不卫生导致吃坏肚子当成“食物相克”。生活中确实有吃坏肚子的案例,原因多是因为饮食不卫生而引起,而不是应为食物相克。比如,螃蟹、小龙虾在河里生长,有很多细菌,如果没有清洗干净,烹饪熟,很容易引起腹泻拉肚子。

3

3、片面理解营养学。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素,而营养素相互影响也是正常的,比如菠菜中所含的草酸和豆腐中含有的钙结合会产生草酸钙,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但菠菜中草酸的含量和豆腐中钙的含量较低,生产的草酸钙,一般情况不足以让会让我们感到不适。如果对于消化能力弱的人,可能会感到腹胀,但这并不是所谓的“食物相克”,草酸易溶于水,只需要把菠菜用热水焯一下再和豆腐炖着吃,就是健康的。

4

4、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慰藉。中国人对于自己不熟悉、不能证伪的健康领域的理论,比如食物相克,和一些其它的民间偏方,习惯于持有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慰藉心理,缺乏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