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作文思想要深刻、健康、内容丰富充实,这些固然重要,但就目前学生的写作现状看,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一、引用诗文熟语,使文章语言雅起来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而蕴含着语言精华的诗文熟语,便是一座青山,一泓碧水。我们在写作中,要有意识地垒筑青山,引入碧水,从而使文章亮色顿生。例如2004年高考江苏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词,犹如一江春水,耀着粼粼波光,淙淙地流淌着。曾经爱极了它的委婉、缠绵与多情。跟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跟着易安笑看那海棠花“绿肥红瘦”,跟着辛帅忧国忧民,去“醉里挑灯看钊,梦回吹角连营”。可以看出作者平时饱读诗词,因而在写作时能运用自如,使文章典雅有致。又如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文题:万象人生坚守自我),其中写着这么一段话:“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文彩: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暗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尔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如此种种,涵盖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短短一段话,共有4处引用诗文,既使文章语言富有“文”的气息,又大大拓展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巧妙地引用诗文,这将远远胜过自己的琐言碎语。其实,这种方法如同建筑需要装璜,借鸡会生蛋。二、吸收广告与网络用语,使文章语言新起来 广告语,我们都比较熟悉,天天看电视,天天会见到广告,毫不夸张地说,广告已经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例如商品广告,“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穿什么就是什么——森马服饰”,“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不仅商品有广告语,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广告语的身影。香港回归,有广告语:“香港的明天更美好!”北京举办奥运会,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北京——2008”。学校教室里有“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就连厕所里也有广告语,“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优秀的广告语往往能起画龙点睛或锦上添花的作用,它已经形成人类的一座文化宝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许多精彩的广告语往往富有哲理,含蓄,像陈年老酒,经久流传,口味悠长,令人难忘。例如,咖啡广告语——味道好极了,这句话很有普遍意义,因为好吃的东西不是也经常这样说吗?一位新娘在她的婚礼上,在交换新婚戒指时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满怀深情地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祝愿,你想,广告语的力量有多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中央电视台),这是继雅典奥运会后出现的广告语,其意义之深刻丰富是不言而喻的;“山高人为峰”(红塔集团),“一切皆有可能”(李宁牌),“有了华厦离子,真想再活500年”(厦华电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等。广告语已深入生活,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文时,能适当穿插一些精彩的广告语,就会使文章的语言鲜活起来。 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尽管人们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只要存在了,总有它合理的一面。由于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我国上网人数总量仅次于美国。网络语言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的特点,它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交流空间。纵观网络语言林林总总,其组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数字代码谐音,例如886(拜拜了);520(我爱你),286(反应慢,智商低,落伍了);②自创拼音极简缩用语。例如:JJ(姐姐),BT(变态),PMP(拍马屁);③汉语谐音词语。例如:酱紫(这样子),竹叶(主页);④动物名称借用。菜鸟(网络新手),飞虫(高级网虫),食草性恐龙(长相丑陋但稍温和的丑女),青蛙(丑男);⑤汉语同音字词代替。例如:点心局(电信局),粉发涂强(奋发图强);⑥传统词汇新含义,例如:孔雀(自作多情),太平会义(超级双短,超级平胸);⑦港台校园流行语。例如:潜水艇(没水平),大姨妈(月经),神童(神经病儿童),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⑧新造词语。例如:伊妹儿(电子邮件),美眉(妹妹、美女),灌水(随意写,内容空洞无物,过长言之无物),东东(指东西)。 我们在写作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网络语言,有时会收到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效果。例如: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爱她(他),你可以用“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精典句子回答:“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幢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所以我买不到房子。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我没有办法飞。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能倒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读了这段话,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表达既委婉又坚定,真是妙不可言。 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赏给人们强有力的工具,网络是现代文明赐给人们获取信息、自由表达思想的最好平台,我们要珍惜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和最充分地利用它。我们毫不夸张地说,未来计算机和网络将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分享到: [ 标签: 2011中考备战2011中考语文名师指导复习方法高分经验 ] 上一篇: 名师指导:2011中考作文考前强化讲义(3) 下一篇: 名师指导:2011中考作文考前强化讲义(1) 1 2三、让语言鲜活起来 我们平时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强调学生作文要思想深刻、健康,强调内容要丰富充实,这些固然非常重要,但就目前学生的写作现状看,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因为无论思想多么深邃,题材多么时新,它们都需要通过思维的物质载体——语言得以表达。学生在平时作文中,也不乏有独特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的题材,但就是缺乏语言运用的功力,表达上往往词短句穷,文不达意,使思想变得苍白无力,使内容变得干瘪枯燥,读这样的文章,不是如饮醇酒、如沐春风,而是如走沼泽、如负重压。有鉴于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不搞花样翻新,而是有的放矢地,切切实实地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点。中学生作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基本要求是通达。“通”即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达”指的是语言文字能准确完美地表达内容,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鲜活的语言,使文章增添亮色,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是鲜活的语言?如何去获取和运用鲜活的语言呢? 鲜活的语言不是人云亦云的语言,不是过了时,老掉牙的“推翻三座大山”和“爱因斯坦”,不是时鲜货和鲜牛奶,而是指那些能真切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语言,指那些属于自己,水乳交融般地溶入于文章的语言,指那些有鲜明的时代感又有极强生命力的语言,指那些看似寻常,但经自己的加工改造,又能推陈出新的语言。鲜活的语言不是难以捉摸,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不妨从下面一些途径,去获取和运用鲜活的语言。
上一篇:中考经验:[1]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