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53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避免“卡”伤自己之三防

信用卡犯罪特点越发鲜明,甚至出现了与电 信诈骗相结合、团伙套取个人信息、网络购买个人信息等新趋势,让不少百姓难以识别。提醒,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被信用卡犯罪“卡”伤自己。
方法/步骤
1

信用卡犯罪特点越发鲜明,甚至出现了与电 信诈骗相结合、团伙套取个人信息、网络购买个人信息等新趋势,让不少百姓难以识别。提醒,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被信用卡犯罪“卡”伤自己。  :出卖你的信息没商量  想要买房,便在一留下了个人电话,没想到随后的一段时间,好多人都给他打来电话,明确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和家庭情况,感到疑虑:怎么谁都知道“我是谁”呢?或企业中,个人信息都是可以出售的“商品”,一旦在某一家企业注册会员或留下个人信息,同行内部之间可以随意交流客户信息,部分有价值的“客户”信息甚至可以出售,这给信用卡犯罪团伙留下了作案机会。

3

提醒:消费时最好核对卡号,别大意!  这也是信用卡犯罪的一个新手段,在办理信用卡、领取信用卡和消费信用卡的过程中,应仔细核对信用卡的卡号和信息,避免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导致个人信用额度和财产受到侵害。

4

防陌生电话:银行来电称你巨额透支  接到了这样的一个电话,对方是南方某银行工作人员,称有张信用卡在南方某商场内被透支消费上万元,已经拖欠数月,即将被起诉。表示自己没办这张信用卡,对方则称小邱可能被骗,希望提供详尽的个人信息,如果想要报警,银行可将电话直接转移至公安机关。婉言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在要来了当地警方的详细单位名称后,挂断了电话。事后,查到了当地公安机关的电话和当地银行的客服电话,询问后才发现: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稍不留神,个人信息便会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5

提醒:就是套取个人信息,莫搭理!  套用他人信息办理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是信用卡犯罪常用的手段,有的信息是骗来的,有的信息则是所谓“朋友”透露的,现在还有些犯罪团伙则采用电 信诈骗的方式骗取个人信息,经常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在接到类似电话时要多想想,留个心眼儿,避免上当。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