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76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巧防葡萄黑痘病

病状表现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新梢、蔓、叶柄或卷须:发病时,初现圆形或不规则小斑点,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开裂。新梢未木质化以前最易感染,发病严重时,病梢生长停滞,萎缩,甚至枯死。叶柄染病症状与新梢上相似。
工具/原料

病原:葡萄黑痘病病原菌是葡萄痂囊腔菌[sinoe ampelina (de Bary) Shear] ,属子囊菌亚门痂囊腔菌属,我国尚未发现。

方法/步骤
1

农业防治1、搞好田间卫生,尽量减少菌源外,应抓紧田间管理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合理的肥水管理。葡萄园定植前及每年采收后,都要开沟施足优质的有机肥料,保持强壮的树势;追肥应使用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全肥,避免单独、过量施用氮肥,平地或水田改种的葡萄园,要搞好雨后排水,防止果园积水。2、彻底清园由于黑痘病的初侵染主要来自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因此,做好冬季的清园工作,减少次年初侵染的菌源数量和减缓病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冬季进行修剪时,剪除病枝梢及残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等。

2

药剂防治预防:育苗期青枯立克600倍液喷雾,7天1次,连喷2—3次。治疗:青枯立克300倍液+大蒜油15-20ml灌根,3—5天1次,连灌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方案。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