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摇晃入睡宝宝睡觉前哭闹不止,摇晃一会儿,宝宝就安静了,慢慢睡着了,实际上这只是大人干预宝宝睡觉的一种方式,并且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经常摇晃,会对宝宝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你以为宝宝是被你哄睡着了,其实宝宝只是被你晃晕了!!建议:宝妈们可以减少摇晃的幅度,时常抱着宝宝,轻轻抚摸、拍背,让宝宝渐渐自主入睡。
二、嚼碎喂食很多人喜欢嚼碎了食物再喂给孩子吃,顺便亲亲孩子的脸蛋,一家人其乐融融。殊不知,这样做极容易把幽门螺杆菌(简称HP)传染给孩子!感染这种细菌后,孩子会出现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胃肠疾病症状,严重时还会破坏胃肠道粘膜,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建议:如果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可以把食材加工得细一点、软一点,但是“嚼碎食物再喂”的习惯必须得改!
三、瘦等于营养不良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比较瘦就会很焦虑,猜想“宝宝是不是营养不良了”?通常来说,只要喂养得当,宝宝看起来较瘦,更多是和遗传有关。建议:宝宝的发育不能凭个人主观判断,只要他的身高、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平时爱吃爱睡爱玩,精神状态良好,妈妈就不要因此过度担心。
四、酒精降温孩子发烧时,不少妈妈会选择用酒精来给孩子降温。其实,采取酒精降温的方式并不可取。孩子皮肤娇嫩,且发烧状态下皮肤毛孔张开,酒精更容易被吸收,很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轻则烦躁不安、呕吐等,重则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建议:孩子的体温若低于38.5度,精神状态较好,家长可以通过多给宝宝喝水、温水擦浴的方式降温;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较差,或体温超过38.5度,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或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五、捂汗退烧很多家长会把发热的孩子包裹得密不透风,一是怕受凉病情加重,二是认为捂出汗烧就退了。其实发热的时候应该给孩子散热,切不可捂热发汗。捂热有两个后果,一是越捂越热,二是捂热后大量出汗,导致孩子体液丢失、脱水虚脱甚至更严重的伤害。建议:发烧的时候,在室温适宜的情况下,建议给孩子少穿一些,散热会让孩子更容易降温,而且也会更加舒服。多喝温水,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六、服用促消化药物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每餐吃得不多,就会会选择给孩子服用健胃消食的药物。但健胃消食药也属于药物,常给宝宝服用这些药物,会加重孩子的胃肠道负担,导致肠道菌群生长失衡,甚至有些促消化的药物还会引起大便增多、腹痛等不良反应。 建议: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任何药物!把饭菜做得可口一点、饭前不让孩子吃零食、营造良好的餐桌气氛,更能让孩子拥有好胃口!
育儿路上还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爸爸妈妈要学会了解掌握孩子的身体、心理、情绪变化,才可以更好地照顾好孩子。以上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常见的误区,希望能帮助家长们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