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体系覆盖了IT运维管理需要的方方面面,所以模块繁多。企业在上线前,需要统筹规划,第一阶段实施什么,第二阶段实施什么,第三阶段。。。首先,分析自身运维部门的痛点,从痛点切入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资产管理混乱?2、人员管理混乱?3、故障处理过程经常出现问题和风险?4、服务质量不高,投诉太多?5、没有运维数据,管理层无法对运维服务团队和流程持续优化?可能还有更多....
了解了以上的经验后,那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自身是否有规划的能力?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可根据ITIL和ISO20000最佳实践入手,深入学习这些理论,才能规划好后续的实施计划。当然,有实力的ITSM厂商,应该具备ITIL、ISO20000咨询服务的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运维部门主管梳理和做规划。如果ITSM软件厂商的梳理能力,还没有自己的强,那后续的ITSM建设效果恐怕就堪忧了。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可将一体化的运维体系统筹规划,但我们遇到绝大部分的企业,是不可能一次性建设那么多模块的,或者说很多模块可能自己根本用不上。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们推荐最多的无非两个方向,一是以ITIL流程为导向,通过管理用户、事务及流程的服务过程将运维的所有资源和事务串联起来。二是以资产为导向,通过建设资产库、配置库,通过监控报警触发流程,再通过流程的服务过程将运维工作管理起来。
无论从用户报修,还是从监控告警,最终我们的运维工作都会通过流程的方式进行流转和管控。那么显而易见,流程将是运维管控体系的重中之重。ITIL作为全球IT管理的最佳实践,也印证了这点。
那么一款优秀的ITSM软件,应该有强大的流程引擎、页面引擎,企业才能够快速的设计自己的服务流程。我们之前在实施中,遇到很多客户要替换老的ITSM系统,为何呢? 老的ITSM系统没有流程引擎,开发一条新的服务流程,需要给厂商支付高额的服务费用(高达几十万元人民币),受制于人,产品实用性大打折扣;还有一些客户,无法得到厂商的支持,因为厂商知识OEM了一款其他软件,自己也没有开发能力。那么可见,我们在选购ITSM软件时,流程引擎将是重点考察的内容。比如ServiceHot ITSM系统,具有引擎非常多,包括:流程引擎、页面引擎、通知引擎、质量控制引擎、分派规则引擎、数据抽取引擎。 我们知道在ITIL体系里有重要的10大流程,那我们在选择ITSM产品时,如果有以上这些引擎,也就不用担心流程不能实现的问题了。通过自有配置,所有流程都能通过配置出来,无需受厂商限制,无需受研发技术的限制。
产品模块丰富,才能让运维体系推广时得心应手比如,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多渠道接入、值班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知识库、用户门户、服务大屏等。 一体化的运维管理系统管理者IT的方方面面,所以人员、流程、资产、知识等等各个方面,其实是戚戚相关的,比如值班和流程的动态分派是关联的;故障与资产信息是关联的;流程与知识,与项目都是联动的。所以很多IT周边的模块,看似意义不大,但建设到一定的水平,将形成一个紧密的运营管理体系。 所以,大家在选择ITSM时,需要尽可能的了解系统的功能覆盖面。
厂商必须具备专业的服务能力,包括:ITIL咨询服务、ITSM实施服务、二次开发服务、维保服务等。 从项目的启动在实施,厂商需要为企业运维管理者提供方案、咨询,手把手协助企业设计运维流程和制度,这样运维管理员可以少走弯路。选择ITSM厂商自有的产品,因为自有产品,才能保证绝对的可控和二次开发扩展能力。就比如我们遇到很多客户咨询,你的产品有哪些接口?能不能和堡垒机、监控系统、OA系统、认证系统等做对接?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是自有产品,根本就不是事!另外,原厂对客户满意度特别的重视,没有一个厂商会砸自己的牌子。如果是集成商、渠道商,销售的是别人的产品,所以整体项目交付之后那确实就不好说了。
系统通常具有SaaS 和本地部署两种模式,但是国内真正的SaaS ITSM厂商并不多,大部分只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假的! 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免费注册后立马就能在线使用的itsm软件,没错,那应该才是SaaS的。 比如ServiceHot,可以为用户提供SaaS、Onpermise、Onpermise SaaS,还有行业版的ITSM,帮助大型企业搭建自己的ITSM多租户云平台。 好了,朋友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TSM软件和ITIL软件、ISO20000、ITSS软件,实际上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