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07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借名买房”是否受法律保护?

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借名买房”现象应该如何处理呢?
工具/原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方法/步骤
1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借名买房”现象非常多,究其原因,无非是购房资格、贷款条件、户籍限制、购房政策等等。现行法律规定,并没有规定“借名买房”就是违法的。但是,一旦和名义购房人翻脸,实际购房人若想确认房产归自己所有,须就以下事实提供证据:(1)双方须有“借名买房”的意思表示:(包括书面协议、证人证言等等)

2

(2)实际购房人的实际出资(包括定金、认购金、首付款、贷款、维修基金等等)

3

(3)持有与房屋有关的手续原件(包括购房合同、收据、抵押合同、贷款合同等等)

注意事项
1

房屋产权登记证书虽不能确立房屋所有权,但其具有公信力,是房屋所有权的有力证明,除非有充分且合理的相反证据证明登记错误,否则无法推翻房屋产权登记。

2

“借名买房”虽并不违法,但实际上使得房屋所有权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既不利于物权保护,也不利于房产交易,因此,“借名买房”仍存在较大法律风险,需谨慎而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