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篮球,相信很多人都能有一大堆要说的话,同样,也一定有很多的篮球爱好者。其实就算是不打球的人,也能看得懂篮球,也能说出几个NBA巨星的名字。但是大家在关注篮球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群人,甚至在懂球的人眼里特别讨厌的一群人-裁判! 如果你是一个篮球爱好者,经常看篮球比赛,那么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支持的队伍进行了一次在你看来完美的防守,或者完美的进攻时。好巧不巧的,这个时候,裁判的哨响了,你的欢呼声还没提到最高,就已经被裁判的哨声给压了下去。然后只能心里默默地问候一下裁判的家人。诚然,懂球的人一定都懂得一些篮球规则,因此有时候你觉得没犯规,裁判吹了,你觉得犯规了,裁判却没吹。你肯定就会对裁判不满,这也是为什么裁判会受到很多攻击。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众目睽睽之下,裁判为什么会这样的判罚? 我相信,能制裁CBA,甚至是NBA的裁判员,他们的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对规则的理解上那也是高出常人很多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裁判在场上判罚的依据和原则,才能更好地看球。而不至于一场比赛下来就骂了裁判好多遍。 由于不是系统正规的篮球规则介绍,我就只挑一些比赛中常见的,大家经常不理解的例子来说一说。首先,我们来说到裁判的制裁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圆柱体原则。这也是很多时候裁判员判断很多犯规的原则。何为圆柱体,也就是球员,两脚分开大概与肩齐平。双手向两侧张开,微屈然后想象着一个圆柱体把你包围起来,当然,上空也是你圆柱体的范围。这个圆柱体就是你的区域。在进攻球员与防守球员以不正当的方式侵犯了你的圆柱体,那么就造成了犯规。打手犯规,拉人犯规,或者包夹停球球员时,他突然跳起时对他上方的接触的犯规,都是根据这个原则来的。第二个常见的很多打球的人都会遇到过,就是防守队员,在进攻队员球出手之后,打手了。这个算不算打手的问题。篮球规则书上明确的写道,投篮动作,是从球员起跳的那一刻起,到球员落地的时候为止。这个期间的打手什么的,肯定是算的。并且有时候遇到防守习惯不好的人,还会故意的抢占你的落地为止,比如垫个脚,或者是整个人都过来了, 那肯定是犯规,这一点就可以利用到上面说的圆柱体来解释。 并且这种犯规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判罚违体。第三个我想到的就是很多人防守的时候会出现的疑惑。他说,我明明是站好了的,一动不动的。但是裁判还是给了我一个阻挡犯规。说到这里,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合理的防守位置。建立合理的防守位置必须是面朝进攻球员。双脚着地,站定,并且你的双手不能超出你自己的圆柱体。这个时候你防守位置才被裁判承认。很多时候防守球员来不及了,就侧着身,或是背着身。虽然没有动,但是你没有事先建立合理的防守位置。因此必然是阻挡。 这个时候又有人会说了。对啊,我就是这样的,建立了十分合理的防守位置,但是为什么还是会被吹阻挡。至于这个问题,只要裁判没有看错的话,那就要问你自己在防守的时候做了什么了。 很多人防守时都会有小动作,比如,进攻球员在经过你身边的时候,你微微的顶了一下肩,或者顶了一下膝盖。虽然可能你没有对进攻球员造成什么伤害,但这确实就是你犯规了。因为你已经用不正当的方式去侵犯了别人的圆柱体。 第四个呢就是很多人在看球的时候会出现的疑惑。就是明明一个大走步怎么不吹。明明一个犯规怎么也不吹。这个就要说到裁判的另一个原则了,有利无利原则。比如,进攻方在后场运球,出现了一个不太明显或者说是明显的走步。这个时候裁判往往都会放掉这个走步。因为进攻方根本无法利用这个走步来获利,他们这个走步突破不了对方的防线,也不能促使他们得分。并且为了比赛的流畅性,裁判往往都会放掉。除非特别明显,让人受不了的走步。 然后我们说到一个发生在很多快攻的时候的情况。 就是防守方明明犯规了,裁判为什么不吹。比如,一方快攻,一名球员迅速运球到前场,防守队员立马跟上防守,情况紧急之下,使用了不正当的防守手段,造成了拉人、阻挡等犯规,但进攻球员并没受太大影响,依然过了防守球员,眼看就要上篮得分。这个球确实犯规了,但吹还是不吹。答案是肯定不吹的,这对进攻方有利,马上的一个上篮,直接就能得到两分。那个犯规能放就放。只要不是很严重。 这个可以推广到很多情况,比如防守队员对持球队员造成了犯规,但是紧接着持球队员把球已经传了出去,并且那个时候进攻方有很好的上篮直接得分机会。那这样的犯规也是能放就放的。 因此,很多的高端黑哨就是这样来的,遇到这样的犯规,立马吹出来,阻止你直接地两分,把你送上罚球线。 然而很多不懂得就觉得这样吹是个好哨。实则不然。 还有就是,球出手了,三不沾,再去接球。这算不算二次。一位高水平裁判员跟我说。这个就要看当时的持球人员出手时的意图,如果他出手是为了投球,就是奔篮筐去的,那就不判二次。如果他是传球,或者为了过人什么的。那就判二次。 当然还有篮球规则还有很多内容,以上内容只供不太了解的爱球人士参考。也欢迎大家指正交流。
上一篇: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
下一篇:怎么能让wifi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