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59今日阅读:60今日分享:30

秋季应该如何养生?

秋季,指中国农历7、8、9 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个节气。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但是秋季仍有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秋季应该如何养生呢,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智慧吧。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方法/步骤
1

1、秋三月,此谓容平。     “容”,盛也。万物皆盛实而平定也。       人将秋三月的时令称为「容平」,是说自然界的万物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已趋成熟,处于一种丰硕、从容、平静待收的景象。

2

2、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寒气上升,故天气以急。阳气下降,故地气以明。     到了秋天啊,天气会怎么样呢?我们看秋天的夜空就会非常的清朗,一览无余;月亮也会特别的清明,这就是“天气以急”的结果。“地气以明”,“明”是“明澈”,这句话是说,到秋天的时候,地气也会往下走了。结果呢,池塘里的水就会变得清澈。

3

3、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早起,这里同春夏不同,早卧,是早到什么时候?太阳下山就是早卧,如果我们做不到,就要在亥时(21:00~22:59)之前上床休息,如果我们做不到,请让孩子做到吧,对他一生有着莫大的帮助。      早睡早起,鸡回窝,人就上床休息,鸡打鸣就起床。

4

4、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季是肃杀的季节,古时候,秋天是行刑杀戮的季节,秋后问斩、狩猎、动兵动刀的季节。这个时候人要使自己的志向收敛,心情安宁,收敛心神。你不收心神的话,就会受到外面秋天的肃杀之气伤害,产生那种莫名的恐、惧、怕的不良心理。当你知道收敛锋芒把自己的心收回来以后,心安而不惧,所以秋天收心。使志安宁就是说使自己的心神回归到自己的身体,收心。       春天是要自由散漫的,而到秋天要拘谨收敛。秋天这种肃杀之气很重的情况下,就不要去外在表露你的心愿和志向。      秋天是养肺的季节,呼吸中吸是收,所以趁着秋天这个劲,天气以急的时候,借着秋天肺气能量生发起来的这个劲儿做点深吸,去清清自己的那个肺,让自己的呼吸、吐纳更加清、净。       春夏的时候,人体是一个向外放,向外展的过程,阳气耗散,所以到了秋冬,人体一定要向内收敛了,不然到了来年的春夏又怎么有多余的阳气外展呢?       道家讲以生命为最宝贵,我们要精心地伺候它、养护它。收,把拳头收回来,你再打出去会更有力量。这绝对不是消极、退让,是一种大智慧。

5

5、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要是违逆了大自然秋天的法则,就会伤到肺脏,因为秋天与肺相对应,到了冬天,冬天是养肾,是闭藏的时候。肺是肾的母亲(金生水)。你秋天没打好这个基础,到了冬天就你会漏精、漏气、漏神,所以到了冬天就会拉肚子(飧泄)。

6

秋天应该穿白色的衣服:如何配合季节天气的变化来穿衣服,古代称之为“礼”,他们之所以礼,是因为敬畏自然,才去设计一套礼仪制度去祭祀、崇拜季节。       现代人都无礼。无礼的原因是什么?无畏。什么都不相信,老子天下第一,然后开始就无知、无畏。最后呢,就无礼了。反过来推,从无礼也可以看到这个人无知,无畏。      秋天与五色中白色相对应,人类为了顺应自然,所以在秋天也要穿白色的衣服。

7

秋季为燥,燥邪易伤肺,所以在秋天应该多吃润肺的白色食物,如银耳,白莲子,雪梨,沙参,山药等等。       秋天水果下来了,都是以酸味、甜味为主。我们一年四季都应该吃甜,但到秋天秋高气爽,爽过头了就是燥,皮干(没说肤干啊)、鼻子干、眼干,这时候出现了水果。到秋天最好吃的,又滋阴、又润燥的水果是梨。不要吃不合时令的反季节水果。

8

秋天还是一个非常好的长头发的季节。有个成语叫‘明察秋毫’,秋毫就是秋天长出来那种小绒毛。任何动物,包括人,到立秋知道天要冷了就开始长出小小的绒毛,逐渐秋深了,冬天来了,就长成了一种很粗,很壮的毛,用来保暖。       所以很多人不长头发,掉头发,到了秋天吃点酸的东西,然后再补充点肉的营养,就开始长头发,所以秋天是非常好的一个促进自己毛发生长的季节。秋天还长膘,保暖。它其实是把神气收到体内,开始关注自己了。到冬天以后更是要‘若伏若匿,若有私意’,照顾自己了。       最好的让自己长头发的食材就是山药。山药是白色的、酸的,是最好的补肺的东西,要连皮带须吃(取类比象)。

注意事项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