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是开关电源设计非常重要的一步,对电源的电性能、EMC、可靠性、可生产性都有关联。当前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对PCB布局、布线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合理科学的PCB设计让电源开发事半功倍,以下细节供您参考。
工具/原料
电脑
方法/步骤
1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导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导电机壳表面的沿着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如果碰到模块PCB空间有限,爬电距离不够,可以采用开槽的方式,如图14所示,在光耦处开隔离槽以满足初次级良好隔离。一般最小开槽宽度为1mm,如果要开更小的槽(如0.6mm,0.8mm),一般需要特殊说明,找加工精度高的PCB厂家才行,当然费用也会增加。
2
一般电源模块电压与最小爬电距离的关系可参照下表:
3
2、元件到板边的距离要求。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少于2mm,对于像10W以下的小型化DC-DC模块,由于元件体积和高度比较小,而且输入输出电压不高,为了满足小型化的要求,也要至少留有0.5mm以上的距离。大面积铜箔到外框的距离应至少保证0.20mm以上的间距,因在铣外形时容易铣到铜箔上造成铜箔翘起及由其引起焊剂脱落问题。3、若走线入圆焊盘或过孔的宽度较圆焊盘的直径小时,则需加泪滴,加强吸附力,避免焊盘或过孔脱落。
4
4、SMD器件的引脚与大面积铜箔连接时,要进行热隔离处理,不然过回流焊的时候由于散热快,容易造成虚焊或脱焊。
5
5、PCB拼板的时候,要考虑分板可行性,确保元件离板边的距离要足够,同时还要考虑分板的应力会不会造成元件的脱翘。如图17所示,可以适当的开槽,减小分断PCB时的应力,元件A摆放的位置与V-CUT槽方向平行,分断时应力比元件B小;元件C比元件A远离V-CUT槽,分断时应力也比元件A的小。
注意事项
1
1.要有原则要求和经验知识
2
2.细心再细心,检查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