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因为太溺爱自己的孩子,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自主性,致使孩子失去自我、缺乏自信、自卑,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都出现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看你的做法是否是下面的一种。
方法/步骤
1
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望不断迎合的时候,孩子就失去了自我,他只能抓住付出了巨大代价而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颗炸弹,随时会爆炸。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优秀,其实很自卑,易有逆反心理。
2
孩子不能使自己满意时就贬损他、责骂他。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已经很内疚了,这时父母再责骂他,会让他的愧疚变成破罐子破摔,再不然就是暂时隐忍不发却埋下了心理疾病的引子,随时可能爆发。
3
老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是大部分家长的通病,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孩子会认为自己无能从而丧失自信走向自卑。
4
有条件的满足孩子的需要。你考了第一名就买旅游鞋,进入前五名就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其实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信息时:符合爸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5
预言孩子没有出息。预言孩子没出息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你越说没出息他越没出息,没出息,就完全丧失了斗志和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二是你越说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一辈子就生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6
代替孩子做选择。家长总是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失去了某方面的能力。
7
不信任孩子。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做到,彻底毁灭了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培养孩子成才应先让孩子成人,否则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只会越来越多。
上一篇:木门选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