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连得起来,也要锁得住” 许多人都记得十几年前盛极一时的合力中式快餐,门店数量多达40余家。随着规模的扩大,生意却逐渐清淡,如今多数门店已销声匿迹或者改头换面。每一个中式快餐店都有一个“连锁梦”,但并不意味着单店做好,连锁就能成功。“连锁店要真正具备可复制能力,既要连得起来,也要锁得住。”连锁扩张要结合自身的资金储备、人才储备、管理水平等,否则随着分店的增多,管理跟不上,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以超意兴、金德利为例,成立中心厨房,将统一的原料、配方,统一制作的成品、半成品配送到各连锁店,口味尽量统一,从源头掌控食品质量。同时,对其连锁门店的运作模式及人员等进行规范管理,这也是质量的一种保证。”
打“特色牌”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超意兴的把子肉、薛氏三八的坛子肉、神龟馅饼、喜家德水饺……这些深受重庆市民喜爱的中式快餐店均有自己的“拿手菜”。“任何中式快餐店经营的品种都不可过多过杂,否则显得没有特色,也无形中加大了厨房的工作量,并且使整个中式快餐店变得难以运作,以“喜家德”为例,菜品和水饺品种并不多,但是销量却非常可观。“选址和装修环境固然重要,但并不是王牌。”一个中式快餐店注重产品聚焦,打出“特色牌”才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尽量降低成本走平民路线 记者调查市区多家中式快餐店了解到,一般中式快餐店人均消费在8-30元,如超意兴人均消费约10元,神龟馅饼约13元,鸡公煲约20元,喜家德约23元。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店面的扩张、环境的优化,一些中式快餐店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中式快餐店因其便捷的服务、实惠的价格而深受市民青睐,所以中式快餐店必须走低价位,坚持平民路线一定比中高端走得长远。”房租高、员工工资高、原材料进价高等问题是快餐店难以跨越的“三座高山”,但是中式快餐店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尽量降低成本。“比如从采购上选择集中购买,尽量降低成本等。根据经营品类对建筑、商圈、顾客进行调查,选择合适的地段。”
合理分配利润减少员工流失 据商务部门统计,目前重庆市场中式快餐饮企业及经营相关业务企业约有2.1万家,其中规模小、档次低的中式快餐饮个体经营占比超过80%。在重庆,不乏有一些中式快餐店从一个小门头发展成为坐拥上百家门店的连锁餐饮单位,每一个成功的连锁单位除具备上述特点外,还格外注重利润的分配。“一个中式快餐店若赢利1万元,那么8000元是需要分配给员工的,财散才可人聚。”合理分配产生的利润是中式快餐店的隐形“操控手”。一些家族成员式的中式快餐连锁店无法做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利润分配不合理,出现员工流失率过高等状况。“中式快餐店走出利润分配这个阶段,才能够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