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冬病”要“夏治” 在中医看来冬为阴,冬天因为身体阳气的不足和环境的寒冷,导致病邪入侵而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复发或加重,如咳嗽、哮喘、关节痛等。而夏主阳,在夏季三伏时令时,人体和自然界的阳气最旺,此时通过中医手法可以温补阳气,驱散寒邪,起到增强抵抗力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冬病夏治的目的 1、驱疾 夏季身体阳气最盛,皮肤毛孔大开,药物更容易进入穴位和经络,通过经络、气血到达病灶,起到治病效果。 2、固元 中医手法在进行“夏治”时,药物或按摩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的调节作用,促使抗体产生,提高抵抗力。同时,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固元健体的作用。 3、养阳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医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夏为阳,借助自然的阳气,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起到固元健体,补益阳气作用。 4、治未病 中医认为百病由寒起,冬天外界环境冰冷一片,如果身体内又有寒气,两寒夹击,不仅疾病不容易好,而还会导致寒气在体内的积累。冬病在冬季治疗只是治标,在夏季为治本。为何冬病要夏治 冬病夏治的好处 冬病夏治可以治什么病 冬病夏治适用于哪些疾病 1、呼吸道疾病,哮喘、老慢支、反复咳嗽、易感冒、鼻炎、咽喉炎等。 2、风湿关节内疾病,如关节炎、四肢麻木、肩周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 3、妇科疾病,如痛经、宫寒、慢性盆腔炎、月经量少、闭经等。 4、儿童常见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脾胃虚弱等。 另外,凡是虚弱、劳累、羸弱和身体有损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
上一篇:绘画心理分析可运用的方面
下一篇:冬病如何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