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土壤腐植质 有机材料腐化分解就叫腐植质,也叫堆肥。讲堆肥时,指的是家庭或农场堆放有机材料,让其腐化分解后的产物,指的是人为自制的腐植质。讲腐植质就是广义的指所有有机材料腐化分解后的产物,像森林里的土壤表面就覆盖着几十公分的腐植质。腐植质像海棉一样,可以吸满养料和水分,任植物和土中大小生物取用。地上的枯叶、枝干,地底下植物根系的更生脱落;小动物的生长和死亡,加上其排泄、分泌物和尸体,全都是腐植质的成份。这种不用犁地翻土的耕种法能够增加土壤的腐植质。
它需要大量的有机材料 这种耕种法建立的花园/菜圃是堆肥腐化中的花/菜圃,是有机材料、水分、有机肥料混合的结果。有机材料可分含碳素较多和含氮素较多两种。含碳素较多如报纸(非污染油墨)、木屑、稻草等由微小生物分解腐化成土中纤维,可吸住水分和营养,让土壤松软。含氮素较多如厨余、草屑、粪肥(自然野放动物)、动物尸体分泌物等提供食物给微小生物。
蚯蚓和土中生物来帮忙 腐化要借着小生物如昆虫幼虫、蚯蚓、蜗牛、蚂蚁……的帮忙,这些小生物聚集活动其中,也是因为这花园/菜圃能提供食物和适当的生活环境。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件动物、……特别喜欢这种富含有机质的花园/菜圃,它们会疯狂的工作,钻上钻下地把有机材料和空气带入土中,把有机质作初步的分解,创造出适合细菌、霉菌生长的环境。然后半腐化有机质又借着这些微生物的分解,才能成为适合植物根部吸收的小分子。 土壤结构因为各种生物的活动以及分泌的物质而形成通气排水的优良结构,这种耕种法的花/菜圃最后的优良表土可达半公尺深。蚯蚓可以由其它肥沃地方找到再放入我们的花园/菜圃,一般直接建立在土地上,蚯蚓会自动找上门。它们食量惊人,吞入半腐化的有机材料和土粒后,排出的蚯蚓粪肥湿润、松散、含有极高养份,是所有有机肥料的极品,含有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养份。
不用翻动土壤是把花园/菜圃建立在土地上,不用犁地翻土,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不管是沙地还是黏土,土壤结构都会获得改善。
改善土质 是除了容易建立与维持,逐渐地,它会改善这块花/菜圃及其周围的土地。 相对的,一般挖掘翻土、使用化肥杀虫剂的耕种法会破坏土壤结构,杂草滋生,水分养分流失。
容易建造和维护许多人想开发花园/菜圃,但面对坚硬得跟石头一样的黏土,可能坐困愁城,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可撒上炭灰,铺上厚厚的有机材料,根本不用挖土掘地。用这种耕种法建立好了的花/菜圃,可以种植各种植物,一段时日后营养耗尽,需要补充材料时,一样再层层铺上有机材料和有机肥即可。种植蔬菜或草花,会结籽掉落土中,季节一到又萌芽生长。新芽只能伸展几公分,所以可以使用较细碎的有机材料,覆盖薄薄的一层。另一方面,如果不等待新植物发育,反而是要压抑杂草,像树林、果树下,可以厚厚的覆盖再覆盖,萌芽生长的杂草就会被闷死在内。
不用犁地翻土的耕种法有许多好处。 除了不破坏土壤结构,有机材料提供营养,蚯蚓、细菌霉菌等小生物迁入繁殖,让土壤变得松软肥沃,土地扎实稳定,生命力强,排水良好。 台湾许多地方因过度耕种,造成土地贫瘠,结构破坏,加上气候温热多雨,腐植质营养流失迅速,正需要简易方便的土壤改良方法。 因为不须费时费力挖土、掘地、除草,所以任何人,包括老人、弱女子、小孩都可建造。 花园/菜圃可以堆放成各种形状与大小,不用花费许多力气,当天就可开始种植,园艺变得轻松有趣又有成就感。 尤其学童可以马上看到努力的成果,对农耕种植会更有兴趣。学校如能准备一畦畦迷你尺寸的花/菜圃让学童学习耕种,学着培育土壤,回收利用有机材料,了解土壤小生物,亲近大自然。 让孩子们看到自己耕种的蔬果成长,再采收,在学校烹饪教室学习烹调品尝,学习摄取天然营养的食物,对我们的下一代有莫大的好处。 维护这种花/菜圃也非常省力。因为它吸水和保水力强,所以不用常常浇水灌溉。杂草被覆盖消除,所以不用除草,维持工作省时又省力。什么是不用犁地翻土的耕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