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55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小米笔记本 Air 13.3 众测报告

作为涉足PC领域的第一次亮相,小米同时带来了两款产品:一款是强调轻、薄、便携的12.5寸小米笔记本;而另一款就是本次测试的主角,在相对轻薄的基础上,提供更大屏幕、更强处理器、更快硬盘,并配备独立显卡的13.3寸小米笔记本。
外观
1

无论包装还是产品本身,“致敬”苹果的意味都相当浓。配件内容精简,只有说明书和电源线。

2

插头和变压器集成一体,让连接电源时的桌面干净利落。

3

白色电源线自带理线卡子,是个值得好评的小设计。不过小米笔记本的充电插口没有明显的段落到位感,而且笔记本平放在桌面时,你会自然地用手指捏住这个光滑插头较窄的两面,不好发力,所以这个采用USB Type C充电的接口在使用当中并不是很顺手。

4

另外,接口的余量很大,质感不足。

5

外观

6

金属上盖没有任何LOGO,反而成了小米笔记本在外观方面的最大特点。

7

机身两侧分布着两个USB、一个HDMI和一个耳机接口,负责充电的USB TYPE C可以通过转换器拓展出额外的一组USB和HDMI,但这并不在标配当中,需要单独购买。

8

和MacBook、MacBook Air相比,小米笔记本并没有采用收角来减少视觉上的厚度,和MacBook Pro其实更加相似。

9

掀开上盖,露出屏幕,手机行业常用的“息屏美学”同样适用于小米笔记本,塑料边框被一整块玻璃取代,尤其是搭配原始壁纸,或者直接像我一样用全黑的桌面,视觉效果都是极好的。而宣传中的5.59mm超窄边框实际上指的是左右两边,上下边框大概有12mm和22mm,不过还好,只要你的眼睛没被XPS13这样的“极端分子”养叼,80%的屏占比其实并不算低。

10

屏幕上方是一颗100万像素的摄像头,提供1280 x 720画质的图像,数字阵列麦克风也是标准配备。

11

屏幕一角藏着磁铁,掀开屏幕时的那一点阻力就来源于此,同时也保证没有卡扣的上盖不会轻易松脱。

12

这块1920 x 1080分辨率的屏幕,亮度300nit,可视角度170°,7H的保护玻璃硬度对于非触控本来说意义不大,即使显示面板和保护玻璃的间距只有0.2mm,但镜面屏的反光问题依旧存在。屏幕显示效果见图(上为原图,下为屏摄,相机翻拍,仅供参考)。

13

以它的整机厚度来说,这块键距1.9mm,键程1.3mm的键盘敲击手感算是不错,但如果需要长时间录入文字,还是外接键盘来的实在。

14

3nit亮度的键盘背光灯是个相当实用的功能,而且在两种尺寸的小米笔记本上都是标配。你可以控制它的开关,但不能调整明暗,有点可惜。

15

玻璃材质的触控板尺寸相当大,滑动、捏合、敲击等多点触控操作也都支持。

16

背面设计同样简洁,横向一排是散热孔,左右两侧是扬声器。

17

因为12.5寸的小米笔记本采用无风扇设计,所以散热孔就成了两者在外观上的最大区别。END

简单拆解
1

一体式的底壳由八颗螺丝固定,其中一颗藏在脚垫里。

2

拆掉螺丝就能轻松撬开整个底壳。

3

机身内部三分之一的空间被这块39Wh的电池覆盖。

4

为了配合机身造型,散热风扇也做的相当薄,这两枚风扇运转时的声音非常轻,但出风口始终会被屏幕转轴遮挡。

5

双风扇、单热管,这是网友疑问最多的部分,他对整机的温控提供了多大的帮助,之后会有具体的测试。

6

13.3寸小米笔记本的SSD采用PCIe通道,这一点有别于12.5寸产品,另外还预留了一个mSATA通道的M.2接口空位提供升级的可能。

7

两个内置扬声器由奥地利AKG调教,并有杜比认证,具体音质如何,我找来一台它牌笔记本做对比。

8

受录音设备和环境的影响,录音效果一定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感官体验,所以仅供参考。END

性能测试
1

这台小米笔记本采用的是Intel Core i5-6200U的处理器,双核心、四线程,主频2.7GHz。

2

这枚处理器在CPUmark 2.1下的测试成绩如图(测试时会将电源调整到高性能模式,下文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同上)。

3

单根8G DDR4内存。

4

AIDA 64的内存工具测试结果如下。

5

这块三星的256G SSD在读取速度上确实比使用SATA接口的硬盘快的多,写入速度相比之下没那么亮眼,但综合性能依然在水准之上。

6

PCMark 8自带的Storage硬盘性能测试也给出了4764的高分。

7

GeForce 940MX的效能如何,这可能是持币待购者最大的疑问,两款电脑的最大差别也在于此。

8

小米笔记本在3DMark中的测试得分为49230、7317和1897。

9

我不玩游戏,不过为了测试GeForce 940MX在实际游戏环境下的效能,我还是下载了几个小米提到的游戏试玩了一下。《英雄联盟》在1920x1080分辨率、最高画质下的帧数基本没有低于30,如果以通常对于游戏流畅度的定义来看,雷军在发布会上所说的“能畅玩大型网络游戏”的确不假。

10

同样是在1920x1080分辨率下的最高画质,《使命召唤OL》的平均帧率更高,不过玩家密集场景下的帧率会明显下降,虽然没有低于30帧,但对于FPS类游戏来说,仅仅满足基本的流畅度可能给不到玩家足够的安全感,想要提高帧数就必须降低分辨率和画质,如何取舍,就看你对“畅玩”是如何定义的了。

11

整机的综合性能测试基于PCMark 8进行。Home accelerated模式模拟了网页浏览、视频通话、文字处理、图片编辑等常用的操作。小米笔记本的得分为2486。

12

Creative accelerated则是在Home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游戏等环节的测试,最终得分2418。

13

性能测试的最后,放一张鲁大师的截图。END

温度测试
1

对于强调轻薄的笔记本电脑来说,内部空间本来就有限,还要被电池侵占,发热源集中在仅剩的狭小空间里,所以网上对小米使用双风扇、单热管的疑问其实不无道理。实际测试结果在意料之中,CPU温度在一分钟以内由初始的40℃直接攀升到80℃并且继续上升,尽管两个小风扇全力运转,但CPU在绝大多数时间只能无奈的悬在90℃。

2

在这种前提下,体感温度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我在26℃的环境下同时运行FurMark的CPU burner和GPU Stress Test,并在10分钟后记录满负荷的温度变化。

3

测得的温度不低,但实际体验比我的预期要好。C、D两面都可以拿键盘划分成三个区域:键盘以下对应着电池所在的位置,所以负载测试对它的影响很小;键盘区域内的温度提升明显,尤其是C面,但敲击键盘的接触时间很短,你能感觉到热,但并不会难以忍受;而键盘以上靠近转轴的区域绝对是你不想触及的。当然,以小米笔记本的定位来说,在日常的文字编辑、网络浏览、视频播放场景下,温度也就30℃出头,所以极端状态下的测试结果仅供大家参考。至于采用无风扇设计的12.5寸小米笔记本,我也到青岛的小米之家简单摸了摸,在播放相同宣传片的情况下(我不确定在我之前是否有其他顾客操作过这两台电脑),12.5寸的温度要明显高过13.3寸。END

续航测试

官方表示,小米笔记本搭载的这块39Wh锂电池会有9.5小时的续航表现。在测试电池时,我会将电源调整到平衡模式,开启WIFI并将屏幕亮度调整到50%,使用PCMark 8的Home accelerated模式进行测试。此模式会模拟普通用户的使用环境,测试项目涵盖网页浏览、文档处理、图片编辑、视频聊天等,以此界定电池续航的强弱。经过漫长的等待,最终的测试成绩定格在3小时36分钟。END

总结
1

首先CPU是i7的4代产品,运存是8G的DDR3,尽管不清楚是2*4G还是1*8G,显卡是GTX760M,采用的是GDDR5的,屏幕是1080P的,就这些参数看,的确是一个性能怪兽,本人电脑华硕N56V,i7的5400转750G那一款,CPU与显卡比这款概念稍差一点都没遇到完不了的游戏,可见这款电脑如果生产出来并且上市将多么强手——就是不知道支不支持背光键盘。就可以看的图来看,很纤薄

2

预装系统是Linux的,不知道是红旗还是红帽,不过估计应该是Ubuntu,但是这个系统补装windows将无比蛋疼,如果保留原linux需要修复Grub引导文件,直接删除可能连个Dos都没有,目测小米采用的是蓝桥的主板——也就是目前拥有最高性价比的神舟和雷神所采用的主板,那就意味着连下个驱动都难,驱动精灵什么的根本用不了,主板BIOS什么的更是坏了都没得刷。机身那么薄,神舟的温度那么感人,相信买家需要配备鼓风机了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