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
理论知识培训
0起步:领导认识,导入培训,概念开发。1.1确定具体指标: P(OEE、MTTR、MTBF等); Q(合格品率,客户投诉率等); C(制造成本,维修成本,设备、备件成本、停机损失等); D(按时交货率,计划完成率等); S(事故率,事故损失工时数,工伤事故数); M(员工参与度,合理化提案数,单点课程制作数,设备教材数等)。1.2选定推行范围
2.建立组织,成立TPM专职推进机构2.1为使TPM顺利推进,的TPM推进项目组,负责贯彻、TPM的推进计划。2.2车间也应成立TPM推进小组,由车间中层主管、机修人员、精益班组长、设备操作人员组成,负责本车间TPM活动的执行。
3.制定TPM项目推进计划3.1为实现目标需制定项目实施的主计划,为保证主计划的完成还须细分月计划或周计划。3.2由督查小组负责计划的管理及执行情况验证
4.启动大会
5.以5S为切入点进行初级清扫5.1活动前由项目组长先简单讲解实施步骤5.2项目组长须对小组人员进行工作分工。5.3活动前相关清扫工具准备如:扫把、擦机布、刷子、铲子、手套、问题票等5.4对初级清扫中发现的问题点进行挂票活动,并汇总成电子档问题清单5.4.1问题点整改完后,问题票方可摘取,否则不能摘取5.5对问题点进行现场整改或形成个别改善项目5.5.1对于没法现场整改的例入问题票汇总,并形成改善清单5.6对于清扫的困难个所开发清扫工具,减少清扫时间和难度
6.形成设备点检指导书及点检表6.1点检指导书是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制定,车间项目组负责编写。6.2点检指导书的内容分为清扫、给油、点检三大部份。6.3经常故障的部位可以纳入点检的内容6.4一种设备类型一份标准的设备点检指导书6.5形成LS 通用的设备点检表单,形成体系文件。6.6形成的点检指导书及点检表需经工艺与设备部审核,最终形成标准6.7点检指导书及点检表的内容修改也需经工艺与设备部审核通过方能修改6.8点检制度做到定点、定人、定周期、定点检表、定记录、定点检流程。
7.形成OPL并进行培训7.1通过初级清扫后,对设备基础知识、问题点、改善案例等可以形成OPL。7.2由车间项目组成员来制作OPL7.3每个班组每月至少形成2条以上的OPL,并利用早会或空闲时间进行培训。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8.制作设备教程并进行培训8.1车间项目组可以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编写。内容包括设备基础结构、工作原理、一般故障知识及处理方法等8.2每种设备类型一份教材,并利用早会或空闲时间进行培训
9.数据收集9.1车间对每次故障都要进行记录。9.1.1形成故障统计表。用于统计设备负荷时间、维修时间、停机时间、故障次数等9.1.2形成故障集。记录故障类型、问题点、处理对策、处理结果、备件类型等9.2每月可以通过故障统计表对故障类型,时间进行分析,找出改善主要方向,进行个别改善项目。
10.备件清单制作10.1车间项目组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整理清单10.2对备件进行重要等级评定(按对生产的影响度、备件的价格、购买的难易度进行划分)10.3形成的备件清单需提交工艺与设备部审核10.4审核通过后开始整理整顿备件仓库
11.设备进行目视化管理11.1可视化(通过色彩管理),如注油点,加油周期、油品种类等11.2界限化(上下线,界线标出来)。如标识油杯的上、下界限11.3透明化(把隐蔽的地方显露出来)。如把掩蔽的压力表移出外面,便于点检
全员参与
观念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