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有生产线体
赋码检测追溯相关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的流程信息可以变成企业新增利润。质量追溯能够做到与消费者共享一些产品流程信息的时候,客户对企业的产品的信任度会比没有质量追溯的更高一些,这样企业获得的价格认同、支付意愿就高,就是我们说的,产品能卖好价钱。
算一下:传统生产型的企业一般的纯利润在7%-15%,如果质量追溯能为企业产品的价格争取5%的上浮空间,那么企业的纯利的增加幅度是大于30%的,这一点一般的企业是没有认识到的。仅仅增加2%价格,企业的纯利就能上浮10%以上。这一点应该说是传统企业的质检和品控的工作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前提是这个信息要尽力与消费者共享。
内部的量化管理:当企业做到比较深度的质量追溯的时候,企业对于订单协商、库存管理、物料管理,企业资产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都能以节点的形式动态反映出来,这个精确度可以达到单个小包装的水平,也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企业生产产品的最小包装为最小单位,把企业经营上升到了一个非常精确的尺度上。企业的效率会有质的提高。
外部的流通管理:窜货管理:一些品牌产品传统的营销方式都是经销商按销量返点的形式来控制渠道,而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窜货,企业有了质量追溯系统,为每一个最小单位的产品发放一个唯一的身份识别号(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或者标签等),通过数字识别,马上可以查出货品来源,例如:高印追溯系统甚至可以直接根据客户查询情况给企业报警有窜货。假冒伪劣:这类利用数字防伪功能,直接可以在后台看得到可能有假货的区域、时间、数量,甚至可以与客户进行通信立即确定假冒伪劣的来源。
反向追溯,降低企业的质量风险,任何企业出现质量风险都是可能的,这个没法避免:1)传统的解决思路是:尽力降低这个概率。一般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生产企业,按传统的操作流程,没有能力去承担一次大的质量事故的,打个比方,一个生产蛋糕的企业,一批原料变质了,客户食物中毒,那么一般的做法是这家企业的所有商品全部封存,停止经营活动,寻找原因的同事开始准备回收成品,一般要折腾至少一个月,这样的时间,一个企业停产、一切费用照常支出,没有流转,没有现金流。休克一个月也就几乎等着破产了。2)新的解决思路是:能够精确定位出现质量风险的范围,快速处理一家上了质量追溯系统的企业,操作正常的话,出现质量风险的情况下,一般能够在24小时内反应,48小时内处理好。依靠的就是所有的最小单位的产品,都有明确的记录,并且每个最小单位成品都有唯一的身份识别号、条形码、二维码、,这所有的技术都是围绕着一对一的身份证一样的功能,一切流程信息均有几率,只要调取数据,就可以快速处理。
防伪防窜追溯其实也不是什么新技术,只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利用。
关键在于标识赋码、检测与软件系统的同步协同,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