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考研复试环节,都会出现这样一部分考生,他们虽然分数过线,但第一志愿落榜,于是便会有这么一种纠结:退而求其次选择调剂吧,心有不甘;选择再战考研吧,又不得不考虑年龄、经济、就业等各项成本,怎么办?
方法/步骤
1
走过初试,仅仅算是成功了一半,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从近几年的变化趋势来看,面试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面试权重在不断加大,它不再走形式,;第二,差额复试比在不断提高
2
从字面意思看,面试自然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在专业知识、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能力。“每年,都会见到许多考生因为没有认真准备面试导致或落榜、或公费变自费之类的现象。虽然面试的出题越来越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仍是个人基本功和综合素质,因此专业基础、专业素养很重要,一切要回归该专业的原点。”
3
不管面试是否严格,考生对个人介绍一定要认真对待,包括自己来自什么地方、毕业学校、所学专业、业余喜好等;同时,要做好用英语讲解自己专业的准备,对于一些专业文献,也要多积累相关词汇,要知道,考官很可能就本专业展开话题,考查你用英语讲解陌生概念的能力。
4
除了专业知识要过硬外,一些细节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比方说,在面试之前,我们需与导师搞好关系,可以给导师写一封热诚真挚的邮件,表明自己对该专业的喜爱,并附上自己对该专业的认识以及相关成果。除此之外,面试礼仪、面试技巧同样需要我们去掌握。
注意事项
对于那些信心较强,本科起点高,有名校情结,但由于意外因素发挥失常的考生,可以选择再次考研。对于那些只是想拿到一张文凭以便日后找工作的同学,则可以读一所非重点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