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您好!今天无意找到您的博客,很高兴,因小女今年高考,有事想请教,但知道您很忙,但还是希望您能帮帮我! 小女在湖南的一个县城是全县状元考进高中的,现在成绩也还是全年级第一二,成绩也还算比较稳定,但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老说自己学习不在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就说学习没动力,没劲!没有那种冲刺的干劲!问她也不是紧张,就是不想学!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吗?是什么原因呢?请您教教我应该怎么做?杨老师: 您好!没时间回我问题吗?女儿还有二个多月就要高考,平常学习不错,就怕她最后高考不能发挥正常,从家回去这个星期说状态不好,以前也有这种情况,不知是什么原因。本来要好些,现在又这样真担心呀,她自己也着急,自己也在找原因,她成绩不怕,就怕心理出状况,也许还是压力大的吧,但她自己说又不是,离家那么远又不能关心她的生活,只能靠她自己解决了,相信女儿能过了最后这关!——一位高考孩子的母亲这位孩子的母亲: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时此刻的心情,因为我和您一样也是高三孩子的家长,当然也就非常非常理解孩子“说状态不好”我们茶不思饭不想的而焦虑不已的心情。 您说孩子“现在成绩也还是全年级第一二,成绩也还算比较稳定,但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老说自己学习不在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就说学习没动力,没劲!没有那种冲刺的干劲!问她也不是紧张,就是不想学!”首先很可能与情绪周期性变化有关,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个体从出生之时起,每28天就要经历一个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日的发展变化。在高潮期内,人的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一切活动都被愉悦的心境所笼罩;在临界日内,自我感觉特别不好,健康水平下降,心情烦躁,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在活动中容易发生事故;而在低潮期内,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一切活动都被一种抑郁的心境所笼罩。这与生物钟有关。从情绪变化的这个周期来看,学习的时候出现状态时好时坏是很正常的事儿。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个规律,就能平稳自己的心态,做到在学习状态好、效率高的时候,趁热打铁积极努力;遇到状态不好、学习效率低的时候,不灰心丧气,以积极的心态来想办法调整自己,让自己尽快走出低迷状态,比如听音乐、做运动等等。 其次,现在整个教育制度围绕分数转——教育局和学校官员考核教师看“及格率”或“升学率”;教师考核学生看文化课成绩“排名”。在临考前文化课优秀生不仅要承受满足家庭、学校和老师的愿望的压力,而且还要承受来自同一层面同学相互较劲的压力,当然还要承受来自自我不失“面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变现出了“高处不胜寒”情景——学习兢兢业业,不敢疏忽;考试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运动忧心忡忡,难以舒心尽情;交流怕浪费时间等等,出现担心、烦躁、恐慌、无奈等情绪是在所难免的。当个体在焦虑情绪的控制之下,就会出现大脑“读写保护”状态,自然而然出现“学习没动力,没劲!没有那种冲刺的干劲!”也就不足为奇了。 出现了大脑“读写保护”状态怎么办呢? 第一,模拟考试阶段很容易产生焦躁情绪,这就需要孩子自己要适当的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个时候注重提高学习效率是是非关键的,所以要在复习中时刻提醒自己——打效率战,不打时间战;如果今天的感觉特别不好,什么都看不进去,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轻松一下,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当她自己确实以这样的行为方式去处理的时候,回过头来她就会发现这对于她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让孩子自定一个考试成绩目标,这个目标最好在5±4范围之内。由于这个目标比较宽松,所以在孩子心理上也就比较放松,对于“学习没动力,没劲!没有那种冲刺的干劲!”的改善也就比较有利。 第三,让孩子制订一个适合于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学习。不要去管别人在看什么书、做什么题、学习到了几点、成绩考到了什么位置等等,要保持自我、把握自己,按自己的目标走。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目标不同,进步发展的曲线也是不同的,只有孩子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保持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我们要相信“只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就会有骄人的收获”这条格言。也就是说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坦然心态来迎接高考。只要我们付出了切实努力,就不要去考虑自己要收获什么,也不要害怕让别人失望;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逐渐走向我们并与我们相拥。 第五,对自己作全面正确的分析,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和成功的经历,以成功促成功,以成功体验的积累促使自己增加自信心,肯定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以坦然的心境迎接考试。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可以心安理得——因为您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有效的努力。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帮助自己的人。既然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 第六,注意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让孩子每天午饭前进行体育活动20时分钟,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体育活动30分钟,课间以及每学习40分钟进行10分钟的身体活动,这样既可以改善大脑长时间学习的缺氧状态,还可以消除人际交往缺乏而产生的郁闷和烦躁心理,进而达到学习提高效率的目的。 第七,要摆脱过分考虑为考某校、考某分而拼命学习的心态,这个时候要做到“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以平常心来对待当前的文化课程学习。 第八,出现“学习没动力,没劲!没有那种冲刺的干劲!”的情况后,不要恐慌和焦虑,不要刻意去极力阻止或对抗,要允许和任凭它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学习。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之上去。 第九,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过多地督促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怎家焦虑和烦躁情绪,这个时候鼓励或鞭策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孩子与您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您要多听少说。不要说哪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您只是带着耳朵听,不要去说什么“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您,只要尽力了就行”等)孩子给您说压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您的信任。其实她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她所需要的是您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这个时候您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籍,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您都是妈妈/爸爸的最爱,妈妈/爸爸任何时候都是您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敬请您和女儿批评参考,您的朋友杨永龙祝您的女儿考出好的成绩,走进理想的大学。
上一篇:怎么变成超级带娃高手?
下一篇:哪几种养娃方式会毁掉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