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最开始是一所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私立大学,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姊妹大学。金陵大学堪称中国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教会大学之一,也是南京地区创办最早的一座教会大学。
在当时,金陵大学被社会评价为:“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享有“江东之雄”、“钟山之英”的美誉,在全亚洲范围内都首屈一指。由于金陵大学是一所美国人创办的大学,英语是最主要的教学语言,所以当年金陵大学学生的英文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是当时中国“最洋气”的一所大学。
据统计,从1888年到1952年的64年之间,金陵大学一共有毕业生4475人。国学大师南怀瑾,教育家陶行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哲学家程千帆等知名人物都是金陵大学的校友。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蒋介石和宋美龄等政界名人也曾经多次来金陵大学视察。值得一提的是,在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当时留守金陵大学的历史系美籍教授贝德士,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在金陵大学校园内收留保护了大批南京市民。战争结束之后,贝德士教授还作为证人,在东京国际法庭指证日军的罪行。可以说,金陵大学见证了中国抗战史上最沉痛的一段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后,金陵大学由政府接管,改建为公立金陵大学。直到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金陵大学被撤销建制,主体并入南京大学,其余院系参与组建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高校。历时64年之久的金陵大学,开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南京大学的校园内,依旧还保留着当初金陵大学的旧址。中山楼,北大楼,大礼堂,小礼堂等建筑上爬满了植物,静静地伫立在百年校园之中,向人们诉说着历史上金陵大学的一段段动人往事。
现在南京大学的办公楼,就是原来金陵大学的钟楼——北大楼。始建于1917年的北大楼,是金陵大学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北大楼的楼体是由明代城墙砖砌筑而成,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可见一斑。如今的北大楼是南京大学的地标性建筑,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大江滔滔东入海, 我居江东, 石城虎踞山蟠龙, 我当其中。 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 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这一首曾经的《金陵大学校歌》,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唱起。而金陵大学的求知奋斗精神,却早已经渗入了莘莘学子的血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