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原因:(1)教育监管力度的缺乏。一方面,现在中小学均有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而且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材内容、理念上均有可喜的更新。关注了学生的发展与特点。但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学生对信 息技术的学习掌握。一是学校师资力量的原因,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忽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信息技术的作用,甚至认为信息技术中最有意思的是上网,上网就能看到新鲜的东西。有的学校为了不让学生有 网瘾,干脆在“源头”切断,不让其上网,这样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更大的好奇心与反抗。二是信息技术考核机制存在弊端,有的地方实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会考,会考的考查范围不灵活,初中高中教材内容梯度性不强,重复 性内容太多,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导致教师上课苦:逼着学生学习,学生苦:学习很多无兴趣的东西。第二方面,学校的德育工作两难的境地:很多学校倡导学生以学为主,什么德育,作为一种摆设,一种活动来搞,使德育 变成了一种说教,一种负担。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好就一好百好的观念,导致忽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注。第三方面,社会特别是网吧的熟视无睹。2000年左右,网吧就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特别是学校的周 围。学生进入网吧不用按有关规定出示身份证件,“来的都是客”,全凭“钱”一张。还有网吧帮助学生躲开家长、老师及有关部门的追查,提供“便利”的服务,容留其在网吧包宿过夜。这也是网瘾滋的温床。(2)商家的竞争。“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是电子鸦片,毒害了我们上千万青少年。《传奇》是一款典型的不健康网络游戏,曾声称“网游从《传奇》开始”。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一半没说完,那就是“千万个 中国青少年堕落从《传奇》开始,千万对中国父母的痛苦从《传奇》开始,千万个中国家庭不和谐的悲剧从《传奇》开始!”这是2006年4月5日,刚从长沙举行戒网瘾讲座回武汉的陶宏开教授神情激愤地对记者所说的话。他 还说“早就有媒体想促成陈天桥和我当面对话,但是他不敢见我。我是为他好。西湖边上岳飞墓前跪着三个小铁人,我不希望有第四个出现。”陶教授可能言辞锋利,但其道出了一个网瘾问题的社会原因。商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负面效应。
家庭原因:(1)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比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孩子成就感的惟一来源,一旦学习失败,孩子们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但是在网上,他们很容易体验成功:闯过任何一关,都可以得到“回报 ”,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的。(2)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不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包办的事情太多,上好学校,找个了班级,找个好班主任等等,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产生一种想法,学习是给父母学,有父母在,什么事情不用愁,包括未来的 就业,只要肯花钱,肯拉关系,就可以“搞定”,从而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后,这些孩子迷恋网络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3)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因素。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 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网络本身的吸引力:(1)网络聊天。给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与人平等交流的机会。满足其心理上需要。(2)网络游戏。游戏本身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网络游戏这个虚拟场,满足了孩子们的幻想,比如“功成名就”、“硕果累累”。(3)网络小说。我们不排除有一些真的写得好,内容新,可以做突破历史空间的限制,冲破伦理、道德、现实的束缚,吸引大家的眼球。而且网络小说容易更新,先抛出一块砖,几天后再续里一块玉,这须要读者不断的跟 着看,时常惦记。(4)网络色情。由于我国的文化特点,一谈性教育,许多家长老师都谈虎色变,而对孩子采取封堵严防的办法。网络为色情的传播提供了另一条途径。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许多网站商家就是靠边色情引诱青少年的点击,以获得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