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76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组成部分,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颈、肩、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方法/步骤
1

轻轻的咳嗽一次或数次,感受腰痛是否加重。本病的患者腰腿痛可以随着咳嗽、喷嚏、用力排便等动作而加重。

3

在急性扭伤后,然后察看是否跛行。比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

4

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可尝试在左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是否缓解。

5

在进行仰卧位的时候,自己或是让其他的人用手轻轻的触动后腰部或是腰椎正中以及两侧,然后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痛。

6

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患者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7

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站立姿势很难看,弯着腰撅着屁股,站也站不直。这是为了避免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病人不得已采取的某种特定的保护性姿势。

8

注意抬腿高度,躺在床上,两条腿伸直,正常人一般都能直腿抬高80°—90°,如果抬不到这个高度腰腿就疼了,说明神经根受压了。记录每条腿抬的高度,就是一种检查坐骨神经受压的方法,其阳性率在95%以上,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依据之一。

注意事项
1

避免腰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2

注意腰部保暖。

3

加强腰部功能锻练。

4

注意卧床休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