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运营商游戏规则:几乎所有虚拟运营商企业都都与三大运营商有过多年的业务合作。而电信运营商,习惯了按部就班,与虚拟运营商企业在流程、习惯、思维的冲撞不可避免。在市场初期,虚拟运营商企业要学会使用运营商的游戏规则和沟通方式。网络充值虚拟运营在部分省市的成功却不能很快的辐射铺展开正式这个原因。网络充值业务放开由代理商运营在国内市场也将因为三大运营商的政策变化步履艰难。
2、网间结算: 这是目前虚拟运营商与基础电信运营商都广泛纠结的问题。目前的方式为:虚拟运营商企业首先向转售合作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结算,然后再由三大运营商互相结算。但随着虚拟运营商基于自身特色业务更多结合,目前的结算体系在业务支撑和结算方式上已成为重要制约,这就需要运营商加强平台开放能力。但开放结算系统,对目前三大运营商来说都是一个不愿正式回应的问题。
3、运营商批发价格需下调:在虚拟运营商业务开启之前,工信部和发改委已发布通告,宣布所有电信业务资费均实行市场调节价。随后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陆续宣布推出4G新资费政策,并采用了虚拟运营商主打的“流量延期清零”、“积木套餐”、“流量语音内容互转”套餐形式。目前虚拟运营商由于批发价格高昂,其套餐资费和内容并没有太多优势。基础运营商在B2C用户端完成调价后,需要在B2B端同步下调批发价格。
4、170品牌市场认同:从目前市场来看,绝大多数用户习惯了三大运营商服务,对虚拟运营商170号段并不知情,或者不接受。这需要所有虚拟运营商企业共同努力进行市场宣传和用户教育。
5、虚拟运营商企业需抱团取暖:获得移动转售业务的虚拟运营商企业,之前很多是市场竞争对手甚至商业“死敌”,如国美与苏宁、阿里巴巴与京东等。在转售业务批发价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虚拟运营商企业现阶段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互相泼脏水。一家虚拟运营商出了问题,影响的是整个虚拟运营商概念和170品牌。充值代理商之间也是如此,不应一味的彼此展开价格竞争。
6、渠道与服务:由于虚拟运营商企业类型不一,在渠道与售后上差别巨大。随着业务从开放体验、试用、到正式商用,虚拟运营商企业必须让用户更方便的获得产品和售后服务,这对互联网类型的转售企业考验更大。
7、传统电信运营商:堵不如疏 传统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依然是央企,在流程、文化、市场等方面更为保守和严谨,但同时对新业务和商业模式接受程度较慢,应对冲击更习惯使用简单粗暴的“叫停”方式,而不是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和梳理。 但民营经济进入通信行业是大势所趋,是政府目前着力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不是运营商某个部门利益可以左右。因此,堵不如疏,运营商需要转变观念和职能,更多地通过平台能力开放、提升服务、降低资费等方面加强与虚拟运营商合作,而不是通过单纯行政方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