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慨述本产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之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DL/T846、8-2004设计,可以满足《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中,要求检查有载分接开关的动作顺序,测量切换时间等要求。可实现对有载分接开关的过渡时间、过渡波形、过渡电阻、三相同期性等参数的精确测量,是测试有载分接开关的理想设备。第二章:主要特点1.测试Y0Y△型变压器,阻值不用换算直接显示;2.数据分析人性化,可以自动的找出波形中间的故障,并做记号;3.波形的显示是根据采样回的数据自动调整阻值和时间的幅度;4.可以带绕组或不带绕组进行测试;5.四端接线方式,提供高精度电阻测量,且无需导线补偿;6.在测试中间可以连续测试,节约变压器停电的时间;7.仪器可以生存word报告,方便数据的管理和查询;8.仪器由小型的计算机控制,外配800×480彩色液晶触摸屏,高速打印机,支持外挂鼠标,操作方便;9.仪器内部可以自动保存1000组数据,也可以外接U盘保存。第三章:技术参数1.三相恒流源充电,充电电流:1A档;0.2A档2.端口最大电压:24V3.过渡电阻最大量程:100Ω4.过渡电阻测量范围:1A档:0.8Ω~20Ω0.2A档:10Ω~100Ω5.波形记录时间长度:600ms6.采样速率:30k7.时间分辨率:0.1ms8.电阻分辨率:0.1Ω9.准确度:过渡电阻:±5%读数±0.1Ω过渡时间:±1%读数±0.2mS10.使用温度:-10~40℃;相对湿度:<85%RH第四章:面板结构第五章:操作说明操作时需注意事项:1.仪器可带线圈进行测量,但严禁带电测量,并断开测试端的连线;2.带绕组测试时,变压器的非测试端应三相短路接地,仪器的O端不要接地;3.对于长时间未动的有载开关,测试前应多次转换开关,磨除触头表面氧化层及触头间杂质;4.使用前,仪器的接地端子必须接好地线;5.不能将两组以上的线连在一起作为一路测量,不用的线要开路;6.测试过程中,不允许拆除测试线;7.测试结束后,先关闭仪器再拆除所有接线。(一)带绕组测试:1.拆去被测变压器的三侧引线,将非测试端(通常为中压侧、低压侧)分别短路接地。将测试钳黄、绿、红、黑依次夹到被测变压器的调压侧(通常为高压侧)套管的A、B、C三相和中性点上,然后将测试线另一端黄、绿、红、黑线分别接在仪器的A、B、C、O端子上。(要根据颜色来分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的线要同种颜色)下面为现场接线图:2.确认以上接线无误后,开机,仪器自检后进入主菜单。 3.点击“开始充电”显示:测试时间:计算机内部的时间,自己标定,不需人来改动;设备名称:点击后仪器内部会出现一个键盘,用拼音可以输入汉字;文件目录:当有外接U盘时,仪器优先外接U盘保存和读取数据,也可以选择内存保存和读取数据;(在测试中间的时候插入U盘要等测试结束才默认U盘)档位:点击“向上换档”后面显示“1—2”点击可以选择1—22—3…8—9A9A—9B9B—9C…34—35点击“向下换档”后面显示“35—34”点击可以选择35—3434—33…9C—9B9B—9A9A—8…2—1自动切换档位:选择了自动切换档位,变压器上的充电电流不停,不用重新设置变压器的参数,可以实现连速测试,节约测试时间;绕组方式:接线方式(这个决定了电阻的算法,一定要正确);△型的测试,按照屏幕显示的接线,测试一组完成,再测试另外一组,后面三相的结果都显示在一屏。充电电流:0.2A10Ω~100Ω1A1Ω~20Ω4.点击“确认”进入等电阻值显示稳定后。5.点击“开始测试”进入在选择了自动切换档位后现在“开始测试”变换为“继续测试”等这个档位测试结束,可以点击“继续测试”出现上面的界面。不用来回的设置参数和充电。开关转换完后,仪器显示:蓝色的线条是仪器自动分析数据标定的线条,可以人性化的改动。此图为变压器有载开关有断点的波形,白颜色的圆圈是提醒用户注意。6.点击“”放大变形显示,调整数据:(一)不带绕组测试1.有中性点的把有载开关的U、V、W三相的1、2、3、4、5分别连接在一起。仪器的A、B、C、O分别对应的接在U、V、W和中性点上,接线方式YO测试方法和带绕组测试一样。2.没有中性点的把有载开关的U、V、W三相的1、3、5、7分别连接在一起。2、4、6、8分别连接在一起,仪器的A、B、O分别对应的接在U、V、W上,接线方式Y测试方法和带绕组测试一样。3.对于中间调压的有载开关U、V、W三相的1、2、3、4。分别连接在一起。U、V、W三相的另外一端都连接在一起作中性点。仪器的A、B、C、O分别对应的接在U、V、W上和作的中性点上。接线方式YO测试方法和带绕组测试一样。第六章:开关的动作原理及数据分析下图是一相开关的动作原理:开关的动作是由abcdefg的顺序依次动作,仪器测试出来的波形如下:R0:线圈电阻和连线电阻(不计)R1:第一个过渡电阻阻值R2:第二个过渡电阻阻值T0:同期性(以A相为参考点)T1:第一个电阻运行时间T2:第一个电阻与第二个电阻并联运行时间(桥接时间)T3:第二个电阻运行时间T4:整体过渡时间第七章:上位机的安装在仪器内面配置的U盘插上电脑,打开U盘,复制文件到计算机的桌面即可。双击文件出现:打开U盘,查找所以分析的文件(可以根据时间档位来查找)点击文件出现:光标移到波形中间,显示的是哪个点的时间和阻值哪里点击转换WORD文档显示:文件在U盘内面,要打开WORD文档显示测试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