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67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孩子沉迷网络主要有几种家庭因素?

虽然都是迷恋网吧、游戏或聊天等,但每个网瘾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与不同的家庭背景,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有的放矢,改变形成网瘾的种种消极因素。根据笔者所接触的个案,可将'网瘾孩子'至少分为以下8种类型――
工具/原料
1

家庭

2

网络

方法/步骤
1

1.家庭冷漠型:因父母不和、离异、外出打工、出国,或因父母性格问题,孩子在家庭中缺乏父爱或母爱的温暖,而在网络上交友、聊天或互动游戏,可填补情感需要上的空白。

2

2.溺爱专制型:父母若对孩子管得太多、太死、爱不得法,都可令孩子感到精神窒息,逃脱家庭束缚而进入网吧。

3

3.逃避学习型:因学习成绩较差,恐惧学习压力而将网吧当作'避风港'。孩子一旦因网瘾耽误学习,追赶学习进度很困难,易产生畏难心理,而陷入'成绩差→ 逃学上网→成绩更差→以网吧为家'的恶性循环。

4

4.自由放纵型:因学习生活单调枯燥,学校纪律严格,家庭严管缺乏宽松氛围,也是孩子迷恋网吧的原因。在网吧没有人对他指手画脚和催促他做功课,这是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

5

5.自我补偿型:在学习上屡屡受挫,被父母打骂和斥责,平时较少得到正性评价和鼓励的孩子,往往会从网络游戏中得到成功体验,可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也可从聊天室获得网友的称赞和激励。趋利避害是一个人起码的生存本能,这也是驱使孩子选择网吧的重要原因。

6

6.迷失游戏型:网络游戏时时在更新,是新奇刺激的,比起课堂上的黑板和书本,声光电画变幻无穷的多媒体自然会令孩子入迷。迷失游戏的孩子并非很坏,他多半是个迷恋高科技和发明创新的聪明孩子。那么家庭和学校,为什么不能够满足他力求探索的求知欲、好奇心?如果将这样的欲望引导到学习进取上来,给他自由驰骋的空间,他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7

7.追求竞技型:电子竞技游戏,已被国家体育局认定为第99个正式比赛项目,近年来国内外都有不少赛事举行,台湾曾有一位18岁青年获得国际竞赛冠军。有些孩子立志成为专职'游戏玩家',他们知道这对专业技能和身心素质有很高要求,但仍雄心勃勃。许多家长不能接受孩子不在正规学校读书,而企图以'玩游戏' 为职业,也不承认竞技游戏与其他体育项目的平等地位,因而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为什么不能帮助他们成功?为什么不承认他们理想的合理合法性?

8

8.独立自主型:不能否认,还有少数'网瘾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们去网吧不是为了'玩',而要自学和探索网络知识,是想成为IT业的人才。他们对学校教育有看法,认为不适合自己。

注意事项
1

父母应自我反省,尽职尽责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2

父母应听听孩子的真实感受。

3

帮助孩子恢复学习的自信心,重新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是摆脱网瘾的关键。

4

不能将网瘾、网吧、网络游戏都一概否定,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帮助孩子克服幼稚无知的行为,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和追求成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