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有一个令人颇有同感的桥段,市委书记李达康批评信访局接待窗口过于低矮,上访者必须半蹲着才能跟工作人员说上话。 该剧播出后,万能的网友发现蹲式窗口不是段子,在很多地方真实存在。 继河南郑州市社保局的对外窗口被吐槽为“站也不是,蹲也不是”后,湖南株洲火车站派出所制证点窗口也被曝光,因为窗口距离地面仅80厘米左右,办证人必须蹲在地上。
政府机构对外服务窗口低矮,很难解释为都是无心之失。 窗口那头的工作人员,恰恰觉得这样的高度合适呢!工作人员坐下来的高度正好是蹲式窗口的高度。蹲式窗口方便了工作人员,折腾了上门办事的群众。 蹲式窗口的设置者,难道不知道群众“俯身屈就”的麻烦吗? 恐怕也不是。他们会觉得,只要自己舒服,办事群众蹲不蹲着无关痛痒。至于进门处那“为人民服务”的大字,他们恐怕是熟视无睹了。
蹲式窗口被曝光后,涉事部门纷纷表态要整改,“提高服务水平”。高度问题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银行等商业性窗口单位,顾客前来办事要么能坐下,要么站着也不难受,窗口那边的工作人员相对高度较低,有时要起身传递身份证、协议书等材料。 有的银行为此在装修时设置了内外高低不同的地面,减小双方的高度差,让顾客和工作人员都能较舒服地办事。蹲式窗口看上去是服务水平问题,其实还是个服务意识问题。
“蹲式窗口”的存在,说明了一些单位的窗口部门服务意识欠缺,为民服务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并不了解自身是为谁服务,服务目的是什么。
政府窗口部门跟商业性窗口部门是不同的,不同的是窗口后面的人。一些人在政府工作,就算是坐在窗口后面的普通工作人员,也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一个“官”。 他们不习惯平视,只习惯对群众俯视,让办事群众蹲着才感到自在,才感到有安全感和自信。其实,这种所谓的“官”感是无比虚弱的,且不说窗口工作人员不算多大的官,就是他们自己到别的地方办事时,也会遭遇类似的蹲式窗口。学会换位思考,对他人好,对自己也好。 真正的政府工作窗口,其实就是为群众提供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