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期女性受子宫发育影响,子宫挤压直肠,使直肠向后倾斜,弯曲度增大,大便通过比男性慢,故容易引起便秘,从而产生痔疮。
妊娠期因胎儿增大压迫直肠,使直肠肛门的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引起痔静脉曲张而形成痔疮。
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大便意识迟钝,常常数日无大便,加上卧床较久,排便无力,使粪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久变得高度硬结,排便时容易使肛门受伤致病。
勤喝水。由于产后失血,肠道津液水分不足,以致造成便秘,而勤喝水可增加肠道水分,增强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早活动。平时应注意不要久坐久立,既要卧床休息,又要保持一定的活动,如:散步、产后康复操。每天晨起做适当的提肛动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少食辛辣、精细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一些妇女产后怕受寒,不论吃什么都加胡椒,这样很容易发生痔疮。同样,过多吃鸡蛋等精细食物,可引起大便干结而量少,使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较长,不但能引起痔疮,而且对人体健康亦不利。因此,产妇的食物—定要搭配芹菜、白菜等纤维素较多的食品,这样消化后的残渣较多,大便时易排出。
勤换内裤、勤洗浴。不但保持了肛门清洁,避免恶露刺激,还能促进该部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预防外痔。
早排便、早用开塞露。产后应尽快恢复产前的排便习惯。一般3日内—定要排—次大便,以防便秘;产后妇女,不论大便是否干燥,第一次排便一定要用开塞露润滑粪便,以免撕伤肛管皮肤而发生肛裂。
可以在饮食上下功夫。初期可以多喝水,含膳食纤维较多的水果蔬菜要多吃。
也可用药物治疗,如擦药或塞药,使用软便剂,可以让产妇排便,不建议使用泻药。
也可以坐浴促进血液循环改变便秘情形,方法是温水加上消毒水,建议泡三天的时间,可以早晚各泡一次,每次约泡10-15分钟。
若是情形严重,如有瘘管的现象,则建议要开刀治疗。
产后痔疮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症状,与孕期和分娩有相应的关系,产妇可以在饮食和运动、生活习惯方面多加以注意,以缓解便秘和痔疮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