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康复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康复治疗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使康复训练受到青睐,是目前治疗小儿脑瘫的主流方法。西医学者形成各自许多学派,如Bobath法、Vojta法、Rood法等。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患儿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和听力障碍等进行治疗。通过训练有利于启动脑瘫患儿的大脑代偿功能,改善患儿症状。通过头部控制、坐姿、爬行、上肢、下肢、立行走、智力以及Vojta及Bobath法中的诱导疗法,结合针灸、推拿来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引出和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药物目前药物治疗一类为促进脑组织发育和脑代谢类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脑蛋白水解物等。此类药物的作用多体现在促进原有神经细胞的发育及增强脑组织的代偿能力,疗效有限。另一类为对症治疗,肉毒杆菌毒素、巴氯芬可有效改善肌张力,但维持时间有限,长期反复应用有一定副反应,还有较大研究空间。应用A型肉毒毒素神经阻滞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小儿脑瘫,患儿肌张力明显降低,内收肌松弛,交叉腿、马蹄足畸形消失,足跟可以放平行走。
手术本法为通过调整神经通路,从而缓解症状,有一定创伤性。年龄大、有继发障碍、有适应证的患儿可考虑。 首先报道国内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患儿。近些年手术治疗的方法日益完善,新的方法也不断涌现。 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对患儿行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离,术后配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结果显示,可以有效改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症状,尤以改善流涎症状最佳,手足徐动、语言障碍也有一定改善。 应用激活传导术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并与SPR法进行比较,认为激活传导术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创伤小,疗效显著,副反应小。
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如今方兴未艾,应用于小儿脑瘫领域意义重大。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治疗:对患儿提供针对性、有步骤的心理咨询,对患儿的家长,特别是母亲进行咨询,使其建立对疾病的认识,消除心理障碍,社会适应性行为提高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