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家老弟特爱看书也特别爱书,爱的程度吧,说爱书如命谈不上但爱不释手不为过之吧。每次去他家时都捧着一本书,舅妈说他上厕所都拿着书到最后只顾着看书而忘了上厕所,这爱书程度应是从小养成的,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二、小时候在我看来,我家里和我的小伙伴们比较算多书的了,无聊时我翻过我妈的《邓小平理论》还有什么论文的,受知识所限制我压根就不爱看也看不懂。所以能看的书仅限于语文课本和语文练习册的几篇文章,家里边也没啥书店(有的话也应该不会去买)。小学三年级时我们从一段话到几百字的文章过渡,难度并不大,每次作文时老师总会抄出一篇范文仅供我们参考,大家写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的。写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自我介绍了,我们班的人应该长的都是大众面孔”尖尖的脸蛋,弯弯的眉毛,水水的眼睛,翘翘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后来,这慢慢不适用了,我又把我哥的作文拿来抄,我有点搞不懂为什么我哥这范二青年写的文章却不错。我在我哥房间找到了好几本类似《作文大集》之类的,答案就在这里。于是,在寒暑假时我就每晚吃着饼干看这几本书直至深夜,看完一遍就再看一遍。这几本书成了我的精神粮食的同时也成了我的粮食。三、初中前两年,我仍没要多阅读的意识,一个学期下来也就只有期中期末试卷上的作文题需要写。但上了初三就不一样了,我们的语文老师老爱让我们写作文了,刚开始我全是应付作业。后来有一次我的作文被老师全班表扬说写的不错,我认为这只是偶然,但更为认真了点,此后我的作文几乎都被老师表扬过,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待语文这一学科比较认真了吧。到下学期,我换了一个语文老师,这老师不再让我们写作文,我有种不被赏析的感觉,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初三第二学期模拟不断,模拟不断也就是有作文写,我从不知我语文还不错,120的卷往往能拿九十多一百,但我关心的是我的作文。语文老师她不会说谁的作文好,但她会把写的好的分数念出来,和我拿的分数一致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她在说我作文写得好,我不管有多少个人但起码就有我。四、我读初三,也就是11年,我被两个语文老师表扬说我作文不错,但也就这仅有的两位老师表扬过我而已。那年,我士气高昂,遇到芝麻绿豆的小事也想大挥几笔来表达我对这事的看法;那年,我认为天空是蓝的,花是香的,鸟儿还是会大声的歌唱着;那年,我对未来有着无数的憧憬与冲劲;那年,我认为东中东江都不在我的话下。于是所写的都是世界光明的表面,我开始搜寻世界名著,那段时间碰巧就有一对外来夫妇在街上卖盗版书,不管我爱不爱看,买回去再说,我为我买书有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有助于学习。还有一位很重要的人,一位在全级进全三与我着亲密的友谊的人,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的我看来她都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智者。只要是她介绍的书我一并看完,尽管刚开始它对我吸引不大,她说《穆斯林的葬礼》好看,我通宵把它看完,她说《人生》、《红处方》、《偷影子的人》不错我一个暑假都在看这些书。五、我的斗志应该在那年消耗殆尽,我不再爱看那些打着世界名著字眼的书;我不再认为天空一直是蓝的,花一直是香的,小鸟好似也不复快乐了;我喜欢韩寒,我喜欢零分作文,我喜欢一切抨击中国教育、中国腐败的书。偶尔,我也会把这情绪带到有关的作文上,但不会在试卷的作文出现,毕竟,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还是要适应中国的教育制度的,分数最大,没改变什么却被判为不健康的作文而零分就得不偿失了。
下一篇:爆炒藕丝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