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70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而高龄(80岁以上)老人在社区中也不少见。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中长辈,是联系家庭关系的枢纽,四室同堂,枝发叶茂,家族关系更见紧密。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老年人的三大主要致死原因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骨折。高龄、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是导致老年人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而骨折,被称为“老人的最后一次骨折”。在治疗上,令许多家属非常纠结,有所疑惑。比如说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这些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直接相关。 为什么是“老人的最后一次骨折”呢,因为骨折后需要卧床,而很多人如果选择保守治疗,即使长期卧床,老年人骨折也很难愈合,容易并发褥疮、泌尿系的感染、肺部的感染,老人的活动少,饮食少,逐渐会电解质失调,并且原有的高血压、糖尿病更会雪上加霜,逐渐打击,让老人慢慢进入衰竭,病入膏肓。 而如果选择手术呢,让老人快速康复,早期离床,这是目前临床骨科多数医生和患者家属首选的方法。但是,老人能耐受手术吗,手术的风险很大吗? “都这么老了,还做手术干嘛?” “手术如果有风险,就不做了” “怕手术台上下不来” 这些都是患者家属常见的思维,对治疗方法非常纠结。 家属问:“大夫,我父亲是老年痴呆,现在腿摔了,做手术有意义吗?” 大夫答:“手术的意义在于可以早期离床,骨折并发症少,但是患者已经老年痴呆,手术的价值就会降低,手术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老人都有可能在围手术期变症、死亡。”这是临床工作中,很常见的沟通,老年人的手术治疗,是医生和患者家属对于病魔的共同抵抗,只有团结一致,才有战胜的可能,这是必需的,任何一方打退堂鼓,阵地就会失守。
方法/步骤
1
老年人出现外伤,不要惊慌,立即咨询什么地方疼痛,立即卧床,疼痛地方不要触碰,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心脏病者即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免疼痛刺激诱发心脏病。力所能及的简单稳定老人状态
2
立即送去医院,进行医生指导下的检查,不管是股骨颈骨折,还是粗隆间骨折,还是腰椎压缩性骨折,甚至是桡骨远端骨折,这个时候医生都会有明确的诊断。
3
骨折了必定办理住院手续,医生会有相关抽血化验检查,评估老人身体条件,化验检查结果尚可,一般是在这个基础上医生才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检查结果差,估计医生都直接告诉保守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