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57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充分利用节日教育学生养德

培养家庭伦理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宛如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长卷,多姿多彩,令人陶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学校德育活动在真诚地纪念这些节日、享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充分地认真地体悟和传承其中的伦理文化?        针对学生亲情感恩意识渐渐缺失的现状,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线与载体,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以亲情感恩教育为突破口,探索适合小学生的亲情感恩教育内容,创新开展亲情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发展学生对“恩惠来源”的认知能力和对“施恩者”的回报意向,使孩子学会尊重长辈,使孩子在与老师、家长和同伴的互动中,明白给予是一种快乐,学会关心他人,体验他人,懂得感谢生活和父母,感谢一切对他有帮助的人,从而完善人的精神生命。        如利用敬老爱老的重阳节,鼓励学生完成一项“亲情作业”,引导一、二年级的学生送父母一句温馨的话、主动给父母揉背、洗洗脚;引导三、四年级的学生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或泡一杯茶、送一声问候,为家里做些家务,扫地、擦桌、叠被、洗小件衣物;引导五六年级的孩子与父母谈心、送父母自制的一件小礼物、为父母做一道菜;还可以让学生夸一夸自己的长辈,发现家人的劳累,了解家人的伟大和他们给予自己的养育之恩。通过这些点滴小事,引导学生会感恩长辈,孝敬父母,进而学会乐于施助于人,乐于奉献社会。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