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发现有隐性高血压的苗头后,我们常建议患者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诊。患者需要把24小时血压监测仪带回家监测。由于传感器在左手臂,因此监测时左手臂不能太用力,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和平时一样的作息和心态。建议每个家庭都备一个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时常监测血压,及早发现和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方法/步骤
1
排除嫌疑区分“假”的高血压。“血压高”和“高血压”是两个概念。如果偶尔一次血压超标,且能找到原因,如最近睡眠不足、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大(如特别高兴、郁闷或生气)等,大家不用紧张,这还不能被诊断为高血压。但如果发现自己在不同日期测了3次,血压均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尽快去医院进一步确诊。其实,临床上没有“假性高血压”的说法,但有“假性难治性高血压”之说,它多指医生给予了三种以上足剂量的降压药治疗,但患者血压仍控制不好,这可能是因为生活习惯不良,或服避孕药、激素等抵消了降压药的作用,加大了高血压的治疗难度。
2
监视疑凶清晨高血压。研究发现,清晨高血压会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猝死等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风险。正确的家庭自测血压就能及时“揪出”清晨高血压。高血压何时最要命?清晨!监测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在服用降压药前、吃早餐前测量;二是应在清晨起床后30~60分钟,排空膀胱、排便后测量;三是监测前先坐定5分钟,最好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测量两次,并取平均值。如果该时段自测血压大于135/85毫米汞柱(或诊室测量大于140/90毫米汞柱),则可诊断为清晨高血压,需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3
收集证据调整降压方案。出门诊时,我问患者有没有量血压,不少人会告诉我量了,但到底数值是多少、血压是怎么变化的,却说不清楚。事实上,不同时间点的血压监测,是医生评估降压方法是否有效的重要数据。一些已进行家庭自测血压的患者,往往能及时发现自己的血压异常。如果你是初诊、正在调药或血压波动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5~7天,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压,这能为医生调整降压方法提供有效“证据”。如果是休息日,也可以在下午三四点时加测一次血压,这样可以辅助判断早上吃的降压药效果如何。等血压平稳后,一周监测1~2天即可。
上一篇:如何认知测血压的错误方式
下一篇:怎样帮老人量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