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译文:袁绍这个人呐,是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这个就是第一条。丞相您可就不然啦,您注重实际讲究实效,你对事情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法,可说是高袁绍一筹啊。这第二啊,是绍以逆动,公以顺立,此义胜也。袁绍啊,要是发兵来打您,那他就成了地方的叛逆了,您别看他占着,那么好几个州,那么大个地盘儿,可是他是个地方官;您是丞相啊,明公您代表着朝廷。为什么说义胜呢?那就是有号召力。所以我说,您准能打败了袁绍。第三呐,自桓灵以来,失政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谓治胜。袁绍为政以宽,他放纵豪强,大族兼并,百姓不亲服啊。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袁绍他本身就是个大官僚、大豪强啊,明公您就不然啦,您是纠之以猛,正之以法呀,专收拾豪强,您注意安抚百姓,这就叫治胜。这第四,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您呐,是外简内明,任人惟才。此为度胜。”说,“袁绍这人,你看他外表怪宽厚的,但是他不会用人。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呐,他还忌妒。同时他也不信任人,而且是任人唯亲;明公您呐,看您这个外表,您可不怎么热情,可是您知人善任呐,是任人唯才呀。这就是两种气度,两种对待人的方法。第五啊,袁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为谋胜。袁绍这人,他是优柔寡断,当决不决;明公您可就不同啦,您呐,是在众多纷纭的那些谋策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只要是你看准了,一下决心,就雷厉风行啊。这您也比袁绍高得多。这第六呢,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袁绍这人呐,他爱图虚名,待人不诚恳;明公您是待人至诚啊,视下属如知己。就我们这些人呐,您都看作是您的朋友,该想的您都替我们想到了。第七呀,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之谓仁胜啊。说是袁绍对待人他不公平,离着他近的,他就关心照顾得很周到,离着他远的他根本不理不问,和他关系好的,他是无微不至,对他关系不好的,他根本就不搭理;明公您可就不同啦,不管是远的近的,亲的疏的,您照顾的都非常周到。第八,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袁绍这个人哪,他信听谗言,不管谁,在他耳边嘀咕点儿什么,他都信;如果有人在您的跟前进行挑拨离间,您根本不听,一个字儿您都听不进去,这就叫明胜。第九啊,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第十呢,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袁绍这人是虚张声势。什么叫不知兵要啊?就是他不懂兵法,不会用兵也不会打仗,您哪,以少胜多,熟读战策,可以说是用兵如神呐,是每战必胜。您有这么多的有点,打败袁绍还困难吗?很不成问题。只要跟他一开仗,您是必然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