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88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元组和列表的简单介绍(1)

python是近年来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编程语言,不管是做web开发,还是网络爬虫,亦或是数据分析等,大家都在选择python来完成这些任务;我想最重要一点就是python学起来很简单,另一个点就是python用的地方非常多,综合起来就是性价比非常高。python有很多自带的数据结构类型,其中元组和列表是必不可少的,先看一下元组和列表的例子
工具/原料
1

python3.x,anaconda,spyder

2

tuple,list

方法/步骤
1

元组的生成和数据结构查看。首先用相同的元素生成2个元组:t1=(1,3,5,7,1,2,3,4,'a','hello')和t2=1,3,5,7,1,2,3,4,'a','hello';然后用type分别查看t1和t2的数据结构,再使用‘==’判断是否相等,结果为True(可以发现小括号的有无并不影响元组数据的),如图所示

2

元组元素的选择和元素数据类型查看。使用t1[3]取出的是第4个元素,使用t1[-1]取出的是最后一个元素(python使用零起点编号);查看元素的数据类型使用type即可,如图所示

3

元组元素的计数和查看元素第一次出现位置的索引。t1.count('1')表示查看字符串‘1’的出现次数,结果是0,代表没有该元素;t1.count(1)表示查看整数1的出现次数,结果是2,代表有2个元素1;t1.index('1')表示查看字符串‘1’第一次出现位置的索引,因为无该元素,所以报错;t1.index(1)表示查看整数1第一次出现位置的索引,发现第一个元素就是1,所以结果是0;如图所示

4

列表的生成和数据结构查看。用[1,3,5,7,1,2,3,4,'a','hello']生成一个列表(中括号括起来)list1,使用type查看数据结构;类似元组的取数,list1[3]表示取出第4个元素,list1[-1]表示取出最后一个元素,如图所示

5

对比元组和列表之间的转换。使用list2=list(t1)可以将元组t1转化为列表list2,使用t3=tuple(list1)可以将列表list1转化为元组t3,使用==进行判断是否相等,结果为True(说明相互转化是没问题的),如图所示

注意事项
1

python是零起点编号,也就是说第一个元素位置的索引是0

2

python可以使用负数表示从后面往前数多少个元素

3

元组和列表的最大区别是:元组一经创建之后不可更改,而列表可以通过函数等操作进行修改

4

通过list和tuple函数,元组和列表可以相互转化

5

元组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起作用的主要是逗号

6

列表是用中括号括起来的,不能省略中括号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