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47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涉及哪些方面?

随着社会压力的越来越大,以及在现今家庭结构中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影响的背景下,在遭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应激事件之后,有些人就会出现认知、情感或者行为失常的表现,造成某种程度上的精神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那么,和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因素涉及哪些方面呢?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诱因
1

刺激性生活突发事件:刺激性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发生有诱发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刺激性生活事件可触发具备精神分裂症患病倾向者的症状,并使其出现得更为明显。精神刺激是最为常见的精神分裂病因。

2

家族遗传因素: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关系重大。家系调查及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研究表明,患者亲属中的本症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且与患者血缘越近者,患病的机率越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最高,而且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因素作用就越明显。

3

心理因素:医学模式的转变(从原来的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综合医学模式),使对疾病发生的解释模式发生转变,对以往被忽视的社会,心理因素又重新给予重视。

4

生活的周边环境因素: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环境因素对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响。多数患者是在精神刺激的影响下诱发起病,如父母责骂或受惊,工作压力大、遭领导批评以及与亲人争吵等。

5

个性因素: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50%一60%在得病前具有某种特殊的个性特征,其表现为孤僻、内向性格、怕羞、多疑敏感、思考问题缺乏逻辑性、好想入非非等。在精神病学中,有的学者把这种个性特征称为“分裂性人格”。根据这一现象,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病前个性特征有一定关系。

精神分裂症的知识补充
1

精神分裂症好发于青壮年,多发于16~40岁之间,无器质性改变,为一种功能性精神病,本病患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有影响,应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

2

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