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87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

有一位群友很苦恼,说她们家5岁多的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比如见到喜欢的玩具就要买,不满足就大闹一番,还不好好吃饭,不高兴了会把饭倒在地上。为了改掉孩子的坏毛病,他们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有罚站,打手心,不许吃饭,关黑屋等等,可是这些都不管用,这些惩罚除了让小家伙变得更加倔强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变化。
心理路程
1

这个群友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平时觉得我们家蒙蒙属于比较磨人的小朋友了,动辄就呜呜的哭起来;不过看到这个妈妈的苦恼,顿时觉得,蒙蒙那点事都不算事,小孩子哪有不哭的。

2

当然令我惊讶的,还有他们家的诸多的处罚方式,又是打手心,又是关黑屋的,听着就让人心惊胆战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出现某偏激行为也就见怪不怪了。

3

群友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意识到可能是对孩子太严厉了,尝试对孩子宽容,不打也不骂,孩子想买什么只要能办到的,就满足孩子;可是宽容的结果,却发现孩子更加肆无忌惮了,甚至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打出手,于是孩子又被揍了一顿。

4

这真是一个糟糕的例子,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表现很难有改观,当然家长的行为也不可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又回到这个极端

5

想到身边的一个例子,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用拳头说话;现在孩子到了青春期,当父亲的再次举起拳头的时候,孩子握紧拳头的手同样挥向了父亲……

原因分析
1

孩子挨揍或者是受到其他惩罚,父母给出的理由大多是孩子任性,或者是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但是很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不管什么事,都不存在无缘无故,孩子发脾气也是如此,多数是因为孩子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会感觉不舒服,但是他们又说不出哪里不舒服,只好乱发一通脾气。

2

那么孩子的需求又包括那些呢?主要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方面。生理需求,包括渴了、饿了、困了、磕着、碰着等等,孩子年龄越大因此发脾气的概率越小。做家长的应该及时回应孩子这个时候的坏脾气,给孩子提供必需品,或者食物或者安慰,孩子的生理需求满足了,才能发展更高层次的需求。

3

心理需求,包括输了,被批评,不如意,受到拒绝,交往受挫,愿望没实现,家长不合理的要求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家长应及时觉察孩子的各种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者引导,而不是和孩子对着干 ,发更大的脾气。

总结

说了很多,孩子身上的问题反应的是家长的问题,如果家长的应对方式对了,孩子和家长都会轻松很多。最好的老师不在学校,而在家庭。最好的教育环境也在家庭。所以,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就需要父母真正做好自己。教儿教女先教自己,这是千古真理,永不过时。所以,教育,要求自己,不要求外人。孩子好不好,先看自己好不好。自己做好了,孩子自然会成人、成材。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