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01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我们都是病不起的一代,怎么能不理财?

最近看到知乎上的一个热门问答“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看了一个多小时还没看完,三千多条回答,各有各的辛酸,也有炫富的,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官方对穷人的定义只是最低标准,在天灾人祸和意外重疾面前,还能保证自己就算进医院也不用借钱筹款才是真的有安全感。
方法/步骤
1

中国其实真的还有很多人还在为满足吃饱穿暖的生理需求而挣扎。更别提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了。不是瞧不起穷人,因为我自己也是穷人,爸妈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从小就知道自己活在社会的底层,接触的大多也是处在温饱阶段和小康阶段的人。贫民窟里还有百万富翁呢!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都一样穷,买斤肉买两油都要看看粮票够不够,晚上睡觉大门敞开也不怕小偷入室,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增加了市场的活力,贫富差距似乎也一下子就拉大了。 作为一个成长于改革开放浪潮的80后,跟着家人从市区几经辗转搬到了市郊,因为有对比所以会更自卑,从小就努力读书,成年后出来社会也非常努力地工作,不为什么,就因为穷已经成为了深入骨髓的奋斗源动力。而且,我也知道,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穷,它还会带来机会贫穷和心智贫穷,穷人接触到的资源自然没有富人多,长期以往就印证了著名的“知沟理论”,精神上的贫瘠拉大了知识鸿沟,物质上的短缺则进一步固化了社会阶层的设定。还有很多人,经济条件在外人看来已经很好,有车有房月入颇丰,但还是起早贪黑得挣钱,为什么?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自己养老,还要抵抗厄运。我相信这样的担忧不是个别的,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养儿防老”观念普及、医疗保障机制又不健全(其实二者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的大环境下,钱大概是能让我们拥有绝对安全感的东西。先谋生,再谋爱,不是没有道理。

2

我们都是病不起的一代,怎么能不理财? 看看工资卡和存折的余额,钱就这么多,要想抵抗厄运除了继续努力挣钱,还能做什么呢?这时候理财的作用就凸显了,理财不能助你大富大贵一夜暴富,但开源节流、日积月累肯定会积累下一笔可观的财富。随着央行多次降准降息,把钱统统存银行明显不是理智的对策,市场上流动的资金多了,你可以考虑买房置业,可以考虑自己创业,可以选择多种投资渠道,但前提是你要保证自己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控制好自己的消费欲望(至少别做月光族啊),保持良好的财务习惯,尽早做好理财规划。世上没有普适性的理财规划,因为每个人的财务状况都不同,但穷人的理财方式值得考虑的来来去去的也就几种:定期储蓄、基金投资、P2P理财、保险、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不过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通常都是5万起,如果手头暂时没有这么多闲钱,可以选择起投门槛低、操作简单、收益较高的P2P理财。所以说,为了将来打算,不管如何还是要学会理财!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