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处理。贴砖的基体表面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基层处理包括对基体表面进行清洁清理,对光滑的基体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应铺订金属网,在基体表面刷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抹底灰,找平处理。应在四大角和门窗口边用经纬仪打垂直线找直,然后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横线则以楼层为水平基准线交圈控制,竖向线则以四周大角和通天柱或垛子为基准线控制,应全部是整砖。每层打底时则以灰饼作为基准点进行冲筋,使其底层灰做到横平竖直。紧跟施腊着捕篇泛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第一遍厚度宜为5mm,抹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待第一遍六七成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约8~12mm,随即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毛,隔天浇水养护;若需要抹第三遍时,其操作方法同第二遍,直至把底层砂浆抹平。
弹线、排砖。外墙面砖镶贴前,应根据施工大样图统一弹线分格、排砖。方法可采取在外墙阳角用钢丝或尼龙线拉垂线,根据阳角拉线,在墙面上每隔1.5~2m做出标高块。按大样图先弹出分层的水平线,然后弹出分格的垂直线。如是离缝分茄侵格,则应按整块砖的尺寸分匀确定分格缝(离缝)的尺寸,并按离缝实际宽度做分格条,分格条一般是刨光的木条,其宽度为6~10mm,高度在15mm左右。
砖泡水湿润。饰面砖在铺贴前应在水中充分浸泡,陶瓷无釉砖和陶瓷磨光砖应浇水湿润,以保证铺贴后不致因吸走灰浆中水分而粘贴不牢。浸水后的瓷砖瓷片应阴干备用,阴干的时间视气温和环境而定,一般为3~5h,即以饰面表面有潮湿感但手按无水迹为准。
女儿墙压顶、窗台、腰线等部位平面也要镶贴面砖时,除流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外应采取顶面面砖压立面面砖的做法,预防向内渗水,引起空裂;同时还应采取立面中最底排面砖必须压底平面面砖,并低出底平面面砖3.5m的做法,让其起滴水线(槽)的用,防止渗檐而引起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