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第一天的新鲜劲儿,再我的再三催促下才开始写的作业。大概是练习册上的格子不好分,儿子总把格式写错(写田字格的前半格,空后半格。)。这个时候我犯了个大大的错误,我先在练习册上给比划了半天,并且又抽象的告诉他:“隔一格写一个”,小家伙还是搞不明白,不是不空格,就是空两个。有错的或不周正的地方,我就要求擦了重写。就这样半小时过去了,儿子写了还不到两行,并且还是搞不明白格式。小家伙不知所措了,让我给指着该写到什么地方,并且每写完一笔就问我对不对?一行没写完,我心中的火快压不住了。 跑另一房间准备让自己冷静一下,儿子看我气呼呼的离开,以为我生气了哭着跟了过来。我抱着儿子说:“咱俩都冷静五分钟”。
冷静过后,重回小书桌旁。我指着练习册上的田字格对他说:“就像小兔子蹦蹦跳,跳个坑写一个字。”,这下儿子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再没有错行的情况。他感觉不好的地方还是会不放心地问我:“对不对?”,我不再直接告诉他对或是不对,而是告诉他:“动动脑筋想一想”。最终儿子高高兴兴地写完了作业,写的即正确又工整。 第三次的家庭作业是:人字写五行。小家伙很高兴的完成了,写的既工整又整洁。依旧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擦掉重写。 第四次的家庭作业是:练习册上的三四页,依旧是写1。很顺利,事情的转机是在第五次作业上。 第五次家庭作业是:口字写一张。大概是口字不好写,小家伙对自己要求又严,总是改了又改,最终我也没沉住气朝他发了脾气。小家伙终于暴发了,大哭了一场(五岁儿子不堪作业之苦失声痛哭)。 最终以没写作业而收场。 有了儿子的发飙,我也是痛定思痛,找出了自己在家庭作业这件事情上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太急功近利了。内心中太急于见到某一种成效了,所以行为上总是抓住“二字”不放。
其实,我觉得幼儿园的家庭作业,应是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应该重在培养孩子写作业的习惯,而不是作业本身。 我自己总结为以下几点: 1、坐姿、握铅笔姿势、写字姿势的培养。 2、主动写作业习惯的培养。 3、独立写作业习惯的培养。 4、写完检查作业习惯的培养。 5、作业完毕整理书包习惯的培养。
态度端正之后心态就平和了很多,再面对儿子的家庭作业时,就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不再催促他写作业,而是提醒今天有作业要写;不再要求他写的字达到某一种效果,而是在他询问的时候指点一下该如何去写。在这种方法下更多问题迎刃而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周的家庭作业,儿子基本上都能主动、独立的完成,写完检查之后再让我给检查一遍。坐姿还有待纠正,整理书包还需要提醒。更重要的是,儿了欣喜于他的每一个进步,而不是在是否得100分或小红花上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