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53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元代铜镜的特征

元朝由蒙古族统治华夏所建立。蒙古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多少影响到了工艺品制作的风格。过去人们对于元代铜镜,多认为粗糙而不加重视,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元代铜镜一般可以说是“粗者甚粗,精者颇精”。这种情况和宋代铜镜粗精并存基本上是一致的。
方法/步骤
1

元镜式样少,除流行的圆形和圆形带柄镜外,早期常见的还有菱花形和葵花形,与金镜不同,它保留着宋镜六分法的型制。元代带柄镜,基本上也仍是因袭宋代镜制,形体较薄。但镜柄区别较大,元镜柄多光素无边缘。镜缘:元代镜缘多为素宽缘,里厚外薄,里直外坡。镜钮:元代铜镜多为半圆形钮,较之宋金时期的镜钮要大。钮座:主要有方钮座和圆形钮座两种。另外,无钮座铜镜这时仍占有很大比例。

2

元镜纹饰有浅浮雕和浮雕两种,浅浮雕是继承宋代传统,例如“至正元年龙凤镜”。浮雕纹饰的特点是纹饰凸出、高度几乎与边缘齐平。其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手法都显然受到了金镜的影响。这时海水纹刻画十分细致、生动,显得波涛汹涌。特征是,水纹的笔道比较粗,有的还带游涡纹。龙纹这时的主要特征是:发、角向上,两眼平正,以三爪居多,不刚劲有力。龙鳞描述主要有斜方鳞。凤纹特征是:鸡头、鹰嘴、鳞身、花尾。

3

元代前期铜镜均无铭文,后期铭文内容也较简单。纪年铭文多绕钮配置,如《岩窟藏镜》著录的“至元四年”双龙镜。也有的铭文置于镜钮一侧的方格内,但仅为一行,不像宋镜铭文都在两行以上,文字也多,这是区别宋、元铭文镜的一个重要标记。

4

元代铭文镜中,还有一部分吉语镜,如陕西西安曲江池西至元三年墓出土一面“寿山福海”铭镜(《陕西省出土铜镜》);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葬出土一面“金玉满堂”铭镜。

推荐信息